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2/2頁)

到底是老相公,看得就是明白,最初王寧安打著為皇家理財的旗號,弄出了皇家銀行,雖然朝臣們也是反對,但是著力不多。

可接下來一場銅價大戰,把王寧安推到了財相的位置,皇家銀行又通過借款,把手伸入了三司,監督文官,勢力越來越大,文官集團是後悔不跌,可是生米成了熟飯,他們沒有辦法。

如果再弄出扶持渤海國,光復燕雲的戲碼,到時候將門勢力,必然快速膨脹,好不容易壓下去的武人再度興旺起來。

文官們怕是要回到淒慘的五代十國,種種齷齪的心思,攪合在一起,自然引來諸位相公一致的反對。

不得不說,大家夥想的簡單了,也高估了自己的能量,才碰了一鼻子灰。

還有一點,那就是趙禎的態度。

咱趙大叔是有心振作的,但是他畢竟不是武帝那種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沒有和天下人作對的魄力!

支持渤海國,就意味著真正和遼國鬥智鬥勇,拼一個你死我活!趙禎還沒有做好準備,如果所有人都贊同,他自然會順水推舟,可是遇到了文官集團的強烈抵制,他又猶豫了……

幾位經歷慶歷新政的老人,面面相覷,心照不宣!

“唉,坐失良機,我們對不起列祖列宗啊!”

範仲淹苦笑連連,“老夫本想以風燭殘年,推動光復燕雲的大業,奈何有心無力!徒增煩憂耳!”

“二郎,明天老夫就要動身回學堂了,從此之後,老夫再也不會出山。至於光復燕雲的事情,只能留給二郎了!”

範仲淹的話語中間,帶著無盡的蕭索,這是一位替天下人爭了一輩子的老人!哪怕去六藝教書,他也是存心為國育才,一刻沒有松懈。

直到此刻,範仲淹的心涼了,失望了,甚至說絕望了,他已經找不到方法,可以挽救危局。

恍惚之間,王寧安覺得範仲淹老了許多,不是外表上的,而是精氣神,仿佛一下子抽空了。

疲憊,無奈,憤恨,傷感,失望,五味雜陳……看老先生衰朽失落的模樣,他能不能活著回去六藝,都成了問題!

王寧安突然喉嚨癢癢的,低聲道:“範相公,晚生不才,我有一計,能決死一擊,把大局扭轉過來,只是這個辦法要承擔太大的風險……我拿不準主意。”

王寧安素來大膽,幾乎沒有什麽是不敢做的。就連殺一百多嶺南官吏的荒唐事,他也幹了。

此刻卻猶豫了,把在場的幾位都嚇了一跳。

範仲淹老眼含笑,看了一圈,突然說道:“你們幾個都出去吧,老夫和二郎單獨談談!”

他的話剛說完,晏殊怒道:“希文兄,你未免也小覷天下英雄了,老夫不才,我也想聽聽二郎的高招。”

“還有我!你們上斷頭台,老夫陪著!”歐陽修大聲嚷嚷道。

梅堯臣一聲苦笑,“你們都是英雄,就我成了狗熊!想不聽都不成了!二郎,你說吧,我們幾個胡子一大把了,什麽都不怕!”

幾個老頭一起盯著王寧安,眼神充滿了鼓勵。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範相公,晏相公,醉翁,梅公,要想扭轉大局,還要在渤海國上面做文章。”

“怎麽做,渤海國已經滅亡一百多年了,我們能有什麽辦法?”梅堯臣好奇道。

“有,據我所知,當年太宗皇帝北伐的時候,曾經找過渤海國,希望他們能起兵反抗大遼!”

晏殊點頭道:“這事的確存在,太宗皇帝還下過旨意,派人去聯絡渤海遺民,結果卻是音信全無,北伐失敗,也就沒有人再提起渤海國了。”

王寧安用力吸口氣,壓低聲音道:“諸位前輩,假如太宗皇帝的旨意存在,假如渤海遺民尊奉太宗聖旨,戰鬥不息,捐軀赴難,父死子繼,矢志不渝,我大宋又該如何對待人家?”

範仲淹幾個人互相看了看,腦袋還沒有轉過來,“二郎,這事有嗎?”

王寧安失聲一笑,“我想是有的,畢竟渤海的遺民,當年有百萬之巨,如今只剩下區區幾百人,莫非不是遼國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