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怪異(第2/4頁)

陳東是目前唯一最有力支持趙玉的人,趙玉當然不想看到其被免官這麽尷尬的事,但是現在事更尷尬,不撤換就代表自己言而無信。

最後事情被鬧開,幾天後趙玉只能是罷免陳東清議大夫之職。

新任清議大夫在他參加第一屆朝會上歷數了歐陽的貢獻,而後也說明了永興軍路行動的正確性和正義性。他們都是有學識的人,知道遊牧民族給中原帶來的從來只有災難,從來沒有幸福。所以新任清議大夫完全贊成和認同歐陽的做法,並且表示,事實沒有因為調動永興軍路,而給對遼戰爭增加麻煩。所以清議大夫要求判歐陽重大過失之罪,罷官棄用。或者是開朝議。

二十幾名臣子出首附和,請趙玉重視清議意見。

“你們這是逼宮!”趙玉冷道:“朕開朝議不是讓你們逼宮,而是糾正朕可能做的不正確的事。”

“回陛下,臣不敢逼宮。但是陛下也說開朝議是為了讓陛下不做錯事,不做一些昏君做的事。歐大人乃是大宋棟梁,功績顯赫。其為大宋建功立業,但卻不求回報。當說此事,歐大人確有不當之舉,但是其一片赤誠之心可見。陛下如果按陳東所書,定歐大人為亂臣賊子而殺之,恐怕天下人都不服。”諫議大夫回答。

“這天下是我趙家的天下,不是你們的。”趙玉道:“歐陽有什麽罪,朕說得算。再者,此事是刑部、大理寺之事,並非關乎國家的大事,按照規矩,沒有必要投票。”趙玉沒想殺歐陽,但是別人並不知道。大家看皇帝這態度,就感覺歐陽很危險。不過趙玉也不能明言。

沉默許久,一個膽大的官員道:“太祖雲,天下和士大夫共治之。”

“夠了,退朝!”

朝會草草結束,如果是這樣也就算了,畢竟趙玉威望很高,最後就是她說得算。但是當天晚上發生一件轟動朝野的大事。新任清議大夫被人刺死街頭。趙玉收到消息大驚,立刻命令開封府連夜緝拿兇手,折騰了一夜,抓捕三十多名嫌疑人,但都無法確定誰是兇手。

下一次上朝,趙玉就明顯感覺到氣氛不對,有十多名最支持清議大夫意見的臣子稱病不朝。而來的,全都不說話。雖然沒有人再為歐陽辯駁,但是趙玉感覺非常不安。趙玉終於先開口問:“清議大夫的案子怎樣了?”

開封府尹回答:“抓捕的三十多人中,基本不可能是兇手。”

“你吃幹飯的啊?”趙玉道:“李綱你有什麽看法?”

李綱出來猶豫了好一會道:“陛下,市井傳聞,在清議大夫死的附近,看見過兩三名內衛。”

“……你這話是什麽意思?”趙玉喝問:“難道是說朕派人刺殺的清議大夫?”

李綱忙道:“陛下,市井傳聞而已。”

“……”趙玉默然,雖然李綱口口聲聲說是市井傳聞,但看朝上這架勢,大家比較願意相信是自己幹的。小人都被剔除的差不多,趙玉這才知道,朝廷中不能全部是良臣能吏,小人也是必須要有的。可惜三個小人都被歐陽弄死了,不過就因為歐陽弄死了這三個小人,朝臣們才更會對歐陽生死表示關心。趙玉沉默多久,下面就沉默多久,趙玉看了很久後無奈道:“半個月後投票,定歐陽之罪。”只有這樣才能洗刷自己的清白。

“陛下英明!”群臣群道。

……

退朝還宮,趙玉讓宮內宮女離開,而後非常憤怒的狠砸幾樣瓷器發泄心中的郁悶道:“反了他們。”

“陛下,如果你冷靜下來看看,似乎群臣態度情有可原。”

趙玉道:“朕很冷靜,你說!”

“其實此事圍繞都是一個清議。清議現在被大家稱為小朝廷,很多官員都在一定時間去那裏發表自己對事情的看法。無論你說得對還是錯,只要你能說出一個道理出來,就可以在清議那邊發言。”

“這事朕知道。”

“可陛下不知道清議大夫的規則。按照規則,清議大夫、商議大夫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說陳東,他要在朝堂上發表的是清議主流意見,而不能是他自己意見。蘇千要發表是商業協會的主流意見,並不是他個人意見。而陳東顯然違反了規則,視大家太學中清議結論而不顧,以自己個人看法上了一份進言,這才是群臣憤怒的主要原因。”九公公道:“他們不管陳東是什麽意見,都集體反對陳東個人的意見。所以陳東才是讓他們生氣的原因。”

“陳東?”趙玉想想道:“他可是名直臣和忠臣。”

“陛下,陳東是清議大夫,無論他是不是忠直,但他這行為就是犯了眾怒。陛下也知道,清議不僅代表太學生,而且還代表諸多官員的意見。”九公公道:“陳東確實是想幫陛下,但是反倒是幫了倒忙。當然,新任清議大夫之死,是群臣對陛下的一種不滿。如果不是陛下威信夠,恐怕當場就有大臣要求陛下交出幾個在附近出現的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