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私調(第2/4頁)

酒過三巡,韓世忠用手擦嘴,盡顯軍中本色道:“黃龍府一打通,三軍路就聯合在了一起。但遼人和女真人所占據的版圖還是很大。遼人和女真都不想和我禁軍正面對抗,還需要花費不少時間。不過遼國那邊卻有個好消息。”

“什麽消息?”歐陽問。

“收到消息,天祚帝回來了。耶律淳要交出帝位,但是其妻德妃不允。於是降天祚帝為陰山王。天祚帝手無兵權非常無奈,遼朝廷官員現在是亂了套。雖然遷徙到了東京,但是這麽久下來一直在處理這事,既沒有恢復地方,也沒有清整軍務,亂糟糟的一團,軍中士兵也無戰心,我來之前已經有一些宮帳軍悄悄來投降。”

劉锜道:“別小看遼國,主要也是他們內部不和。遼國有專門的火炮軍詳穩司,再加不是火藥跟不上,我禁軍恐怕很難如此順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歐陽道:“幾位將軍各有自己行事手段和作風,但卻和睦,說明大家都是君子。遼國本是大國,就因為內部不和,導致內耗,被女真人痛打,才有如今國立衰微之態。”無論是王爺造反,邊疆起事,或者是農民起義,都稱為內鬥。而內鬥是最大限度破壞國家實力的一個原因。

“有理!”劉锜道:“我們三人都是同科進士,雖然和但不同。就算是當初在西北軍道時候,我和大元帥和有很多指揮上的不認同,不過只要是為勝敵,同不同反倒是小事。”

“三軍路到齊,可惜少一海路嶽飛。”張俊笑道:“而今三軍會師,杭州艦隊也能歇一歇了。”

韓世忠搖頭:“恐怕不行,嶽將軍已經接令,將從海上進攻率賓府,占領興凱湖,將女真人一切為二。”

張俊一驚:“嶽將軍本部似乎不太擅長打陸戰。”

“是永興軍路。”劉锜道:“大元帥考慮到女真戰力,認為是兩戰場最為艱難,所以永興軍路一部將海運率賓府,一部將由黃龍府出兵橫切到率賓府。永興軍路本部將重點對付東海女真。而河北軍路將重點對付五國部女真。”

“我不同意!”歐陽突然道。

三人驚訝,歐陽很少在這樣問題上說不同意的,而且這是韓世忠和軍機處研究出來最快解決戰爭的辦法。韓世忠不禁問道:“大人,此話怎講?”

“韓將軍,你應對不僅是東京遼人,在東京西面位置還有蒙古,還有西遼等多達百多部群。”歐陽道:“雖然陛下沒有下令,但我個人希望你們能挑起戰火,趁本次大軍深入北面,徹底解決掉他們。”

三將面面相覷,韓世忠小心問:“大人,這是不是皇上有所想?”

歐陽搖頭:“皇上似乎除了遼金之外,不願再大動幹戈。”

韓世忠抱拳道:“大人,如此恐怕大為不妥。”

“我的意思是,永興軍路不參與剿滅女真。而對西北面造成摩擦,你們就疑為遼人軍隊,進行剿滅就可以了。”那些部族少的幾百人,多的數千人,而且各自為盟,互相分散,這永興軍路二十幾萬正規軍開過去,絕對是勢如破竹。

韓世忠考慮了一會道:“大人,我可以和軍機處商量不調動永興軍路到女真,由河北軍路圍剿雖然花費些時間,但也足夠了。大人可以面奏皇上,東京版圖大,對付遼人還需最少一年時間。到時候不班師回朝,轉而向西也不是不可。”

“恐怕我說服不了。”歐陽苦笑:“不僅是陛下,就連大臣,甚至是商業協會都不會支持我,所以我想請你們支持我。”

韓世忠搖頭:“大人算起來是我三人恩師,沒有大人也沒有我們今天。而且大人功勞我三人都知曉,大人有其他事務要辦的話,我們自然盡力。但韓某是朝廷委派領兵之人,只能聽從朝廷號令。”

劉锜道:“大人恩義,劉锜不敢忘。但兵不是劉锜的,而是朝廷的。大人也常對我們說,我們是領兵之人,但不是用兵之人。用不用兵,對誰用兵,我們說的都不算。”

“當年全朝只有我一人全力反對聯金對遼,而支持聯遼對金。你們都是打過仗的,你們應該知道,女真人要比契丹人難對付的多。事實證明我並沒有看錯。”歐陽道:“而今我覺著蒙古、西遼將來會對宋朝再構成威脅,為什麽就沒人相信呢?滅蒙古和西遼,我歐陽有什麽好處?”

三將不再說話,各自低頭沉思。歐陽嘆了口氣道:“算了,當我沒說。今天畢竟是個好日子,大家一起舉杯。”蒙古任其發展,始終是個禍害,更禍害的恐怕是沒有人重視這地區的安全。也許自己只是杞人憂天,因為宋現在的國力根本就不怕了什麽遊牧民族。但是身為穿越人,歐陽可不會放任有侵略欲望的民族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