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千裏尋妻(第2/4頁)

趙玉表現的態度似乎很客觀,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所以本次投票基本沒有懸念,黑子以絕對的優勢否則冊立儲君。

退朝,趙玉離開。一王爺很不滿意道:“這算什麽意思?”

一後走大臣道:“雖然本朝不以言治罪,但王爺對皇上態度似乎太不恭敬了。”

“你誰啊!”

“清議大夫陳東。”陳東道:“王爺不用動怒,因為下官說的是實話。”

陳東根本就不畏懼,王爺左右看了一下,大家都不理會這邊的小糾紛,紛紛退朝。一個老王爺道:“老十六,你還看不出來嗎?皇上要限我們的權,聽哥哥的話,左右不虧待咱們,別再管朝廷的事。”

“真這麽絕情?”王爺不相信,趙玉剛篡位時候,是得到了王爺們的支持才能這麽順利的。

“皇上開始重職不重官了。她希望像我們這樣身份尊貴,但沒有實權的人,最好少說話。要說話也按規矩說話。”老王爺道:“你要是有能耐,就弄幾個像樣的兒子出來。”

宋官職分官、職、差遣。官就是拿俸祿的標準,原來官是比較看重。而職和差遣就是實際工作,但兩者也有區別。職,就是長期負責XX事務。差遣,比如知陽平縣令,屬於暫時的派遣,三年一期,一般六年或者九年一換。大部分是換縣調任。差遣幹的好,運氣不差的情況可能會升到州裏當職,當然也有回京的,各種各樣都有。只有官,沒有職和差遣,是無所事事的。有官無職的人,一是因為調任回京後還沒有安排,一是因為王爺這樣皇家人物,一是老邁糊塗之人,還有就是有官職的因為犯錯等各種原因被剝職,又不重新安排職位這樣的人。

老王爺清楚了解,趙玉不僅要限制地方和朝臣的權利,還要限制皇族的權利。相同的比如戶部尚書的權利就加大了,對一件事沒有關聯的非上司部門,即使官再大,也不能過問。當然,李綱總領三省,是所有官員的總上司。副相就差多了。如同市長和副市長。市長什麽都能管,副市長多是負責一個領域,衛生、教育等等。

……

歐陽到了已經收回的燕雲十六州就感覺到了戰爭的氣氛。歐陽是N次,而展銘是第一次來這些地方,還有有些震撼的。見尾不見頭的物資井然有序,廂軍雜而不亂。重重設卡,盤查物資和行人。

出燕雲後,就可以看見四處駐紮的軍營。歐陽很耐心解釋:“這後方都是休整部隊。比如守城三個月,就撤換下來休整。還有就是訓練新兵,維持一定區域的穩定。一旦有大戰,他們就成編制在自己主將帶領下,朝命令點出發。他們所在的位置在大軍主帳中都有標示。有專門中軍派出來巡查的斥候,看這些部隊是不是都在標示上。這就是統籌打仗。”

“身為一個大帥,不僅要知道自己各部在哪個地點,還要熟悉地勢和部隊馬匹後勤配置,要估計出自己部隊幾天後能接到軍令,幾天後能預定地點出現。”歐陽道:“每個單位都有自己傳令牌,皇上和大元帥用的是銀令,樞密院用的是銅令,各路主將用的是木令。還有字驗規定,打仗前規定了暗號,避免軍令落敵手被利用。”

“後勤的供應主要是戰馬、糧草和兵器三項。糧草是按倉為單位……”

歐陽一路介紹下來,展銘才知道打一場打仗有多少難。涉及的部門,物資是無法想像的。而作為元帥,所要求的能力也是非常高。對一個常勝元帥的要求已經到達苛刻的地步。展銘感覺自己把戰爭想得太簡單。韓世忠所布置的戰地看,即使前方敗了,還能在中後軍組織起兩次人數不少五萬的反擊波。如果需要,能在五天內,調動好四成的戰鬥力,半個月內組織好九成的戰鬥力。

而裁撤將領也時有發生。展銘和歐陽就看見一名將領被軍令裁撤,原因是其沒有在寬限的三天內達到指定位置。中軍不管你什麽理由到達不了,就是把你裁撤了,由副將升主將指揮。如果你感覺不服,可以向樞密院申請調查,但是最少在目前,你是無法平自己冤情的。

終於到達長城,歐陽再也不用一直出示路引,因為遇見了熟人吳加亮。吳加亮負責調度一批物資到滌河,聽說歐陽要去萊州,一拍胸脯保證送歐陽兩人最快過滌河。

吳加亮介紹,宋江已經被任命為滌河防禦使,管理渡口、河渡和河路,麾下有兩萬多禁軍可調配。三十六位首領,一半認識字都被派為主將,負責一處。不識字的就帶個識字的士兵去負責後勤押送。雖然吳加亮武力過人,但也只能去管理後勤,而且只是後勤押送。直屬禁軍就一百多人,相當的淒涼。

但更淒涼的人還有,歐陽過了滌河,和宋江幾個首領喝了酒後繼續前進。在距萊州百裏的一個小縣見到了身為城守的張俊。張俊身邊沒有一個禁軍,馬匹一匹。他的士兵全是廂軍中臨時選出來的,他職責是安置朝前線去在縣裏過夜的廂軍。防火防盜,工作繁忙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