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國家大事(第2/4頁)

歐陽還不爽的是皇家報有六名記者,二十幾名印刷工人被扣押,鐘相逼迫他們出大楚報。模仿皇家報,肆意造謠。起義區周邊州縣人心惶惶。

本次起義類似宋初王小波的起義,均貧富。但是有所不同的是,他們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政治意圖。這種是最難搞的,比如宋江,雖然他也殺官,但殺的都是名聲很差的官。他也劫富,但是為是救貧,而不是拉攏士兵。宋江是反官而不反宋。所以本次事件性質非常惡劣。

趙玉憤怒,但也非常為難。目前的尷尬是周邊無軍可調。在宋開國的百來次起義中,不乏動用邊軍。就是如西北軍路、河北東路,這樣的精銳去圍剿。但是目前對持狀態,抽兵出來就打亂了戰略部署。而且遠水解不了近渴。

只能命令湖北路的帥司征調附近的零散軍隊剿滅,讓當地豪強募集鄉勇自保。消息傳出,民間對趙玉消極抵抗不滿。皇家報身為主流媒體,比較客觀的報道了所見所聞。他們將鐘相這種不勞而獲的行為定性為曾經侵略中原百年的匈奴。相比貧苦之地,富庶地區的平民對鐘相行為更不認同。特別是他們殺的對象太廣泛和侵略性。

民間不滿趙玉決定,大臣也不滿。這次無論是新派還是舊派全部形成了統一,要求出東京禁軍圍剿。劉锜也請戰,給他一萬人,必然能平了鐘相的十萬叛軍。商業協會懸賞一萬貫收買鐘相的人頭同時,表示如果出動禁軍圍剿,商業協會將出資百萬作為軍費。

最後趙玉終於是答應了,命令劉锜為主將,歐陽為監軍,前往洞庭湖鎮壓。看趙玉的任命就知道,趙玉希望速戰速決。而劉锜和歐陽配合打過仗,死的人少不說,戰果巨大。

歐陽還不知道任命,只是躺在水中看天空。這次事情鬧大,和區域不平均有很大關系。富縣、窮縣之間的差距太大。富縣消費多,物價就漲。窮縣物價也不會原地踏步,而是跟著上漲。很多人說,窮山惡水出刁民是誹謗是扯淡,他們覺這人是越窮越善良。歐陽不這麽認為,看宋近百年史,起義的基本都在窮縣。歐陽不否認他們有一定的正義性和對政府不滿。但歐陽並不支持他們。正義的事業並非絕對是對的事業,這是很多人直到死都不明白的道理。最主要是什麽叫正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衡量標準。別人不付出很多體力就有很多錢,而自己付出很多體力卻沒有錢,就會認為這是社會的不公正。但重點是,如鐘相這群人中,他們並不是為了公平不公平,而是為了自己能成為不付出就得到的人。現代很多人恨貪官,有部分不避諱說,自己當官也貪。這就是一個比較奇怪的社會心理。

“少爺!”歐平在上面邊喝水邊問:“你覺著鐘相能鬧多大?”

“差不多了。”歐陽回答:“他是先用宗教影響,把自己弄成神,搞個人崇拜的辦法聚攏,發揮影響力。但影響力畢竟有限。除了這些地方他沒有信徒。”

“少爺,他們有分好處,把田、地,甚至是人家老婆都分了。你不是常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嗎?”

“歐平,你去買一升米兩次,兩次會不會完全一樣重?”

“當然不會。”

“所以啊!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承認,始終有許多不公平的。有功的要賞,但賞了就比別人多了。不賞人家還立功幹什麽?”歐陽道:“這偽楚的基礎是信徒,而至於為了利益加入的人,都不穩定。所以別看這夥人這麽猖狂,還敢建國,但底氣不足。又是內耗,要不是宋現在強大,人家金遼早趁機打過來了。”

趙玉上任後,基本沒有因為賦稅問題而活不下去的地區。所以這麽多年,宋國內穩定發展。但利用宗教和利益來驅使無知的人則是另外一回事。公文一到,歐陽非常爽快的帶了幾個人和劉锜大軍匯合。

去洞庭湖最快就是走京西南路,而後走水路通過漢水到江陵府。一到江陵府就可以看見當地戒備森嚴。城內知州正在招募鄉勇。大宋有很多名將是通過這種手段提拔起來。也有很多名將是通過鎮壓農民起義而得到升遷的機會。

到了江陵府,第一次作戰會議正式召開。劉锜介紹道:“麾下軍士多不習水性,走水路比較危險。從陸路前往鼎州花費時日甚多,並且賊勢強大,如果每城必守,行進也會更加艱難。”

歐陽道:“我聽說鼎州三面環水,而且賊人水性熟練,即使攻破了鼎州,恐怕意義也不大。”你好容易行軍到鼎州,好容易再攻克鼎州一看,人家跑了。

劉锜問:“大人有什麽看法?”

歐陽問:“能不能讓他來找我們?”

“大人的意思是……”劉锜想想後道:“也未必不行,不過,可能大人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