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連環計(第2/4頁)

“喂!人家是公主,皇上那麽愛名聲的人,可能會這麽幹嗎?再說,遼人如果不殺也不放怎麽辦?”歐陽道:“女真很不講信用,問了也是白問,只有用動作逼迫才行。”

“你有什麽更好主意?”

“其實有一個人比完顏蘭影響更深,而且更容易下手。”

“誰?”

“當年那場鬧劇,一個是完顏蘭成了宋公主,還一個尚公主成了宋公主。”歐陽道:“尚公主嫁的是遼一名官員,這官員和尚公主一直作為使節留在東京。如果能把這個尚公主送到女真人的手上。女真人就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

“完顏蘭是公主,尚公主就不是公主了?”

“尚公主和我關系不錯的,別把我想那麽壞。”歐陽道:“弄個假的就行,派出使節說,就說知道完顏磐,就是阿骨打孫子,完顏蘭的死鬼丈夫忌日到了。所以特意送個尚公主過來給完顏磐祭奠。”

“啊!這招不錯。”太虛子道:“真不錯,就算女真人明知道是假的,但也得掂量怎麽處理。如果殺了,遼人可不會知道那人是假的,天祚帝會很生氣。如果不殺,我們也可以向宋人交代,女真對我們是有敵意的。這麽燙手的芋頭,女真人肯定是有苦說不出。”

“恩,不過先得大張旗鼓捏造一個罪名抓尚公主。宋人只知道我們是抓,不知道我們是送人去金國,皇上自己就不會丟面子。抓公主必須是大內的人,事後尚公主出面澄清自己沒事就可以。”歐陽道:“雜毛。磨墨,寫信幹壞事了。”

……

從很多電視劇可以發現,古代到處存在著陰謀,但一般陰謀都是壞人幹的,而且要麽是因為篡位,要麽是因為滅口,要麽是因為有其他的利益原因。而好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忠誠,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或者是民族英雄,對這陰謀時候總是很疲軟,甚至明知道陰謀也願意一頭栽進去。這種人被稱為君子。在歷史記載中使用陰謀的人很多,但是卻很少有為國家服務的陰謀,多的就是勾心鬥角,為了自己政治和經濟利益。這是傳統,比如XX計中,就是描寫宮廷鬥爭,演的熱鬧,看得喜歡。但卻逃不出內鬥。

歐陽讀聖賢書,雖然書讀得不好,但是畢竟頗有聲譽。和別人不同的是,歐陽也用陰謀。從貪汙民錢開始到現在為官下來,歐陽看多了官場嘴臉。陰謀對他來說是武器,用得正就正,用得邪就邪。如電影所說的,貪官要奸,清官更要奸。如果歐陽只是一個書呆子清官,那他遲早要被吞沒。歐陽不愛內鬥,雖然他也內鬥,但那是為了生存,或者為了正直的人生存。他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麽很多君子喜歡以理服人,為什麽很多君子喜歡常說有理走遍天下。

君子坦蕩蕩,小人爽歪歪。

……

皇家報很快報道尚公主被軟禁,同時軟禁還有他的丈夫。大內懷疑有人朝遼泄露了不該泄露的軍事消息。一個月後,‘尚’公主出現在了女真控制的蘇州。

除了船夫和尚公主之外,船上還有兩個人。都是五品的大宋官服,一個是內衛,一個是陳東。同時向蘇州的最高長官交了公文。名義上金國還是宋的藩屬,所以用的是公文,公文上說,完顏蘭要求將尚公主在他夫君完顏磐的忌日在完顏磐的墳頭處死。沒有完顏蘭的書信,大宋擺明了你愛信不信的態度。

這個假公主是一名死囚,因為和小叔子通奸殺了丈夫而即將被問斬。私下達成協議,甲方照顧女方的母親直到去世,並且保送他兒子到書院念書直到成年。

女真人收到這消息不敢處理,也不敢殺或者放宋官離開。立刻通知了幾州最高長官完顏宗弼。很快,兩宋官連同尚公主被送到了辰州。完顏宗弼並不是笨蛋,一聽說宋朝這麽幹,就知道宋朝的陰謀。但是這陰謀很壞,即使你知道是陰謀也無法破解。這就是逼迫女真拿出態度來。

完顏宗弼金刀大馬坐著,看面前兩個宋官道:“聽聞宋人最怕死,但見了你們,本元帥倒是長了見識。”他的官職是兵馬副元帥。

“宋人不是怕死,是求個死得其所。”陳東回答。

完顏宗弼點頭:“看得出兩位也沒打算活著回去。”

內衛道:“歐大人讓卑職給元帥帶句話,他是個商人,從不做賠本買賣。賠兩文錢,就要賺足一貫錢。”

“威脅我,你們就是那兩文錢吧!”完顏宗弼問:“是哪個歐大人?”

“就一個歐大人敢這麽說。”內衛回答。

“哦!那個小賊。縮頭烏龜罷了。”完顏宗弼看看兩人問:“怎麽,你們似乎很認同我的看法?”

陳東笑道:“我也不喜歡這人,比如這次,若非皇上讓我來,我是不恥做這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