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前夕(第3/3頁)

歐陽笑道:“陛下當了太上皇,微臣就帶陛下好好逛一圈大宋。”

“你真是不會說話。”趙玉笑笑也不計較,歐陽就是這樣的人,不會要死要活的勸阻。你要不幹,我就帶你去玩。趙玉看遠方自言自語道:“不知張俊怎麽樣了?”

……

張俊幾天之後發現自己遇見了這樣一個大麻煩,由於消息不通,遼國內的斥候都是遼人指派。張俊根本就不知道為什麽物資遲遲沒有消息。眼看離開滌河越來越遠,並且和杭州艦隊約好會師的時間越來越近,心中發急,於是找薛柄商量。兩人商議後認為,那批物資應該是出了問題。既然出了問題要如何解決呢?

兩人意見有些分歧。兩人共同點都是先取萊州,但接下來薛柄認為物資緊張,四面強敵環顧,已經達不到戰略目的,應該從海上撤退。張俊的主張是死守萊州等待救援。

薛柄不同意,拿出司家提供的資料和地圖道:“張將軍看看,我們北有通州的十萬遼兵,錦州的一萬五千人。西有大定府八萬人,南有八千滌河守備軍。是六倍我軍兵力,拿下萊州,我軍備戰時間也不過兩三天時間。而且我軍裝備遠不如遼人。附近遼人擁有的五百步射程重炮一百五十門,火箭車八百多門,甩手炮不計其數。再加萊州地低不利防守,一旦發現我們意圖,三面包夾,我們除了倉皇跳海,別無選擇。”

張俊則道:“這些地方都是遼人重兵囤積之地。估計遼人有的火器都在這了。他們敢全部拿出來,我們就廢了他們一半。再說,人家還要留部分火器在臨潢府,萊州的壓力未必就不能承受。薛將軍不要忘了一點,女真人還在黃龍府。通州兵馬敢不敢南下萊州呢?一個不小心,女真人殺出來,拿了通州,直接可以攻打臨潢府。”

薛柄搖頭:“沒有意義,我們原先的計劃是吸引南、西南面的敵人支援萊州,讓西北道和永興道包抄上來。如果我們目前這樣的物資情況,遼人不僅不會從南、西南調集援軍,反而是打草驚蛇,以臨潢府為中心朝南和西難派駐援軍。”

“加上杭州艦隊運的,老子有五萬人,他敢不派援軍,老子直接朝臨潢府打去。”張俊感覺自己有點用詞不當道:“本將接到的軍令是固守萊州,侍機占領錦州。軍令如山,明知道是死,本將也在所不惜。本將只是希望監軍大人配合本將約束兵卒。”

話都說這份上了,還能怎麽樣?雖然薛柄是監軍,但也是參謀和監視有無反叛的職責,戰略的變化,行軍的路線,監軍沒有權利參與。薛柄只能抱拳道:“薛某竭盡所能。”

“多謝,來人!”張俊吩咐親兵:“派人前往後軍傳令,立刻奔襲追趕主軍。”

“是!”後軍萬人用各種原因落在百裏之外,職責就是搶奪物資,用部分重武器布置防禦,其余都朝萊州而去。目前物資已經無法按時到達,張俊不想再有僥幸心理,果斷的放棄阻截,全軍奔襲萊州。

當夜。張俊招呼了正將和各級指揮使來大賬。正將是有一定軍馬本部指揮權。而營指揮、廂指揮是主將本部的設置。禁軍設置正將不多,不是因為不願意設置,而是因為正將有時候要獨立作戰,能力要求非常高。部分主將也不敢完全信任正將能跟隨自己的進攻和後撤的節奏。但有能力強的一般主將都喜歡設置,有個正將本部可以靈活機動。張俊本部只有一名正將,名叫王彥。歷史上此人是駐馬太行山的抗金英雄,創立八字軍,麾下有十幾萬人。看歷史宋的義兵不少,宗澤當年竟然聚攏了兩百萬軍隊,被金人稱為宗爺爺。當然,由於不會理財,宗爺爺忘了兩百萬人的日常花銷所需,又缺少朝廷有力支持,所以撐不住這麽大的家業,別說宗澤那時候,即使是現在要養兩百萬的軍隊也是非常困難。除非公務員減薪。

王彥五千人將作為前鋒,行軍一天一夜後攻打萊州城。按照張俊意思,萊州城內有碼頭,而且畢竟還有城墻,如果將兵力分散各地,只能被各個擊破。但是負面影響也有,敵人可以集中重炮攻打。為此,王彥自己請戰,打下萊州後,將本部散出去,以死士襲擊敵重炮糧草後勤。張俊首肯,這樣一來就能大大緩解守城的壓力。遼國畢竟不是西夏那樣純冷兵器軍隊。自從重炮出現後,城墻越發薄弱。

杭州艦隊一部分載禁軍,另外一部分將對城內外提供海上火力支援。必要時候,可以登陸協助防守。雖然船炮局限,但是也算是鼓舞士氣的一種辦法。

北宋時期,禁軍是絕對的主力,但到了南宋,張家軍,嶽家軍等帶軍閥性質的軍隊成為主力。

當夜,薛柄帶自己衛兵襲擊跟隨大軍的遼三百人,不損失兵卒一舉拿下。到了黎明時分,大營點卯,張俊揮舞大旗,宣布此行的真正目的。一萬五千士卒毫不畏懼,恩……畏懼也沒用。集體響應朝萊州出發。而先鋒軍已經半夜出發,除了一把刀外,每人只攜帶三天軍糧和八枚甩手炮。王彥破釜沉舟,三天不下萊州,全軍寧可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