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保險(第2/3頁)

而另外兩家,一家是紅得發紫的河運行業。不過也只局限在河中。另外一家是種子行業,其名聲很好,雖然資本不算雄厚,但是卻是淮河以南農業的主要供應商。其從波斯、玉州引進了很多瓜果蔬菜品種,而且還派人下鄉教導種植,名聲很不錯。

經過三輪的投票,最後司家在歐陽等人事先做足了工作之後,險勝而出。另外兩家雖然敗北,但也不是沒有收獲,很多成員都對其業務有興趣。

下午是最重要的主席選舉。由於歐陽不再擔任,必須有人在明年這時候接手。比起早上火藥味,下午倒是一片沉默。不是大家謙虛,而是大家都沒信心能做得比歐陽還好。歐陽在台上道:“各位,做主席不僅是榮譽,還有一份責任。怎樣更好的保護商家的利益,怎樣更好的發展商家的利益。失敗是難免的,我歐陽也不是聖人,也做了不少不該做的事,也沒有全事考慮全面。比如女真勞工暴亂一事,我就負很大責任。可以錯,但不能不改。我也知道當這個職位會多很多事,不過總要有人幹。換句話說,這個職位也是全大宋商人對你的認可。”

“歐大人既然這麽說,就算我一個。”王掌櫃站起來道:“反正我是個閑人,下面的事有下面人打理,還有胡大哥照顧。”

蘇千站起來道:“大家知道我性子,膽子大。可能賺錢快,賠錢更快。我不像大人那樣,是皇上的親信。也不像很多人有大臣撐腰,但如果大家選我,我會盡全力的。”

陽平商業協會代表人說了,東南商業協會代表人周安自然也得起來:“我就不如蘇掌櫃有本事。能走到這一步,除了運氣還不壞外,就是大家的幫忙。我年歲也比較大了,比不了年輕人。再有幾年,我的家業就讓子嗣們打理。所以做做主席,也算是過把癮。”按照規矩,如果周安將超過四成的財產傳下去,就會被剝奪議席權利。子孫誰有本事,就自己來爭。

除了這三人,再也沒有人發言。其實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從蘇千和周安中選。周安人脈廣博,做生意老謀深算,但進取力不足。要不也不會這麽多年,除了杭、揚、洪外,只發展了一個衡州和半個台州進入東南經濟圈。

蘇千就狠了,當年陽平商業協會幾乎是空殼狀態,他都敢一路開到遼邊境。

兩人比較下來,大家還是比較偏向蘇千,畢竟現在很重要的對金之戰即將開始。周安的性子不適合戰爭帶來的暴利,反而是比較適應和平時代財富穩妥積累。在表決三次後,蘇千當選第二屆商業協會主席。其現在可以調動的資金達到天文數字。

至於保險行業,最後由胡萬三獲得。他就說,不為別的,就為了歐陽救命之恩,貼錢也幹了。大家都不太清楚這行業的利潤和風險,司家倒是想要,但是挑不起頭,合作人太少。最後定了胡萬三注資五十萬貫,占總股本的六成,成立大宋保險公司。由歐陽指導,暫時由胡杏兒擔任行政總裁,具體人選將在三個月後的股東會上由大家提名。

……

趙玉看了歐陽派人送來的保險計劃書,立刻叫好。雖然之前將士戰死也有喪葬費,但基本上是杯水車薪。並且還會被黑心人層層剝削,俗名叫剝死人皮。趙玉立刻找兵部和樞密院的人商量。因為歐陽在計劃書上提議的是。朝廷出一半五貫錢,為全體禁軍購買保險。殘疾的賠一百,死的賠五百。別小看五百,足夠普通一個人節儉生活幾十年。

社會的發展就是這樣,把財富聚攏到少數人手中。如果沒有政策的幹預,進行財富二次分配,貧富差距還要拉大。你用十貫賺一貫時候,別人是用一千萬貫賺一百萬。要不為什麽說第一桶金最難。

兵部尚書給的資料是,目前大宋有禁軍八十二萬人。如果每人五貫,就要花費四百多萬。而即使是兩次西夏戰爭中,死難的將士撫恤金加一起不過十萬貫。童貫對多少錢無所謂,他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解決士兵後顧之憂的辦法。即使士兵沒錢再投保,將來也能賠償一半的錢。歐陽計劃書苛刻的是,朝廷必須為所有禁軍付錢,不能誰要沖鋒就幫誰付錢。

……

胡杏兒看計劃書後很緊張道:“歐陽,你是不是當我小孩耍。這萬一開戰,賠光我爹資產都不夠。”

“姑娘,你從事的是保險行業。保險行業有很多內部人才知道的東西。”歐陽指計劃書上說:“非自殺在職編制人員才能獲得賠償。也就說第一條件不能是自殺,第二個條件他死時候必須是有編制隊伍的。打仗有句話就兵敗如山倒,一旦潰敗,就不能算是在職,因為他沒有履行義務。而且我還有一些資料。”

“什麽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