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以金治金(第2/3頁)

“那我是?”

“趕車的。”歐陽道:“他們一定想不到胡大千金會去趕車。”

“……為什麽是你占便宜?”

歐陽忙道:“同心同德。你在這邊貓著,我去找馬車和車夫的衣服。”

……

粗布衣裳,有點汗味,外加一頂破舊的鬥笠。胡杏兒在馬車內換了衣服出來問:“我不會趕車。”

“胡扯!你爹爹帶你去做過生意,難道不會教你騎馬?”

“你……”胡杏兒被打敗道:“王五還是趙六,上車吧!”

如果歐陽所想,城門那真沒想到胡千金會當車夫,看了看車內的歐陽,順便檢查了一下歐陽偽造官印的陽平公文後,揮手放行。

……

在胡杏兒帶領下,馬車很快下了官道。胡杏兒下車到小溪邊把臉弄臟一些。而後對歐陽道:“前面四十裏就是我爹爹有股份的一個礦場,礦下有個村子。不過,你不是送信嗎?去那幹什麽?”

“那礦上有女真人嗎?”

“哈!這問的,肯定少不了。”胡杏兒道:“這還是個小礦,你去伊川縣看看就知道了,那地方少說有五六千女真人在挖礦。”

歐陽知道,那地方主要是朝廷采購的猛火油,煤礦。河南還一大煤礦在鶴壁。從西漢開始,煤已經被作為很重要的燃料,而鶴壁據考證,當時已經有比較大規模的煤礦采集地。

古代黃金分山金和沙金,靠近黃河的輝縣是小秦嶺采金的重地,都是沙金。當然不是刷黃河,而是在崇山峻嶺中的支流。這是因為這些地方的山中本身有金礦,而後雨水泥石流沖刷出來。由於沒有火藥爆破技術,采金在宋代很局限在淘金。但煤礦、猛火油就是石油,還有鐵礦石都是挖掘開采。

……

目的地一到,歐陽走出車外,第一眼看見就是勞工。煤炭很黑,所以他們也很黑。這小村是因為挖礦而建的聚集地。也是礦上工人休息的地方。條件很簡陋,不過蒼蠅似乎不在乎,到處都是。

正是午飯時間,勞工們排隊,有專人為他們打飯菜。歐陽走近看了一眼,是麥殼混合粗米,菜是青菜,沒湯,喝燒開的水。南方多種稻,北方多種麥。河南兩者皆有。

“幹什麽的?”一個負責人帶了幾個人上前問。

“我是陽平差役,來送信的。不知道這煤礦誰是老板?”

“老板?蔡XX!”負責人道:“不過不在!”

歐陽解下包裹翻找,不一會拿出一封信道:“能不能麻煩你轉交蔡掌櫃。”

負責人接過去看了一下,點頭道:“辛苦了。兄弟自便,要休息要吃飯過去那邊。有事就招呼。”見歐陽真是派來送信的官差,他們就沒了戒備心。說也是,算起來都隸屬陽平商業協會的老板管轄。都是基層員工。

“好,謝謝!”歐陽客氣一句,隨意坐下來拿了水喝。他要評估下女真和外來勞工的情緒,還有身體狀況,民族對立情況。這些資料不可能找負責人要,只能是自己觀察。

胡杏兒很納悶地坐在歐陽身邊吃點幹糧,她很奇怪歐陽既不過去工頭那吃飯休息,也不急趕路。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雜亂的勞工群。

很團結這是個非常不好的信號。歐陽雖然坐下來時間不久,但也看得出兩個極端階層在刻意的疏遠。而這樣就造成了勞工內部的團結。在每個場地,都會定時來陽平錢莊的人,他們幫助勞工把不多工錢存進錢莊,當勞工合同期滿,可以選擇拿錢回家。當然手續費和船費都要自己掏腰包。還有一種叫贖身法,就是按照合同白幹活多少年,獲得漢人身份還一筆不多的錢。有了漢人身份可以去城鎮打工,那價錢和這裏可就不一樣了。如陽平那樣,還有免費識字待遇。

歐陽也發現,雖然工頭階級刻意和勞工拉開身份距離,但是人都不是太壞。有勞工受傷流血,也會交代要清理傷口。工頭閑聊,有個會說漢語的女真人湊過去,工頭也沒反對。

如果是這樣分析,那女真也刻意疏遠漢人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自卑。如早年中國偷渡浪潮,就說特區,那時候大陸來的叫大圈仔。後來部分大圈仔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大圈仔就慢慢成了大陸偷渡到特區有組織犯罪的說法。特區人願意有人偷渡來幹他們不願意幹的活,對大圈仔的生活表示同情,但是同時也會劃清和大圈仔的界限。我是特區人,你是大圈仔。這種環境當然會造成大圈仔們的自卑和團結。由於大陸的經濟發展,大圈仔名字沒了,轉而是對專門來特區進行違法行為特別是暴力行為的人另外一個稱呼:旗兵。

坐了小半個時辰,這地方情況基本看明白。歐陽再和幾個會漢語的聊聊,更清楚掌握當地情況。在非法勞工內部有多國籍,但都以女真人為主。女真人從不民族性的欺負他們。而女真團結作風也引導了其他民族。歐陽對這地方結論是:一呼必能百應。未必是因為被壓迫的原因,更多的生活的向往。女真人因為用武力品嘗到遼國繁榮後,這樣心態就一直伴隨著他們。這也是遊牧民族一個很客觀存在的問題。他們概念沒有法律,在女真部族是允許搶親的,尊重武力,崇拜勇士。掠奪和搶劫並非是他們的道德障礙。這就是非儒家教導,和無規則啟蒙教育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