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朝爭(第2/2頁)

“恩,戰打完了,還是要安撫為主。”趙玉首肯歐陽的溫和做法,但又提出自己的疑問:“聽說你擅自提拔非科舉的地方官吏,是怎麽回事?”

這個問題才是本次朝會的關鍵。非仕不為官,如同李漢這樣趙玉身邊人都因為沒有功名,活在官場陰影之中。宋徽宗的高俅更是只能依靠無理的勝仗才被扶持到太尉職位,也只能是個武官罷了。有文轉武的,但武無功名轉文,那是比登天還難。

“回陛下的話,戰事正酣,我禁軍勢如破竹。為保當地穩定和前線的運輸,必須要有個穩固的後方。而任命當地知縣職務必然是重中之重。而先前都是戰事為主,農商業基本荒廢,所以從軍中抽調熟悉軍隊運作的禁軍任職為代理知縣,能比較好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是事有權急。”歐陽早知道有人會對這個問題進行質問,早就做好功課。歐陽繼續道:“而後地方官派任到,微臣將他們和派任地方官來個比較。吏部、兵部還有節度衙門都認為目前西北初定,最需要的是能熟悉軍事,熟悉地方民情的官吏,所以以上幾位大人經過比較和評估之後,認為那些先期擔任知縣的軍士更適合擔任知縣。不過由於非仕不官,微臣在權衡之後,將真有實學的軍士定為九品主薄,以更好輔佐知縣處理當地事務。”

“呵呵!歐大人可知,這些人是沒資格舉仕的。”王黼道:“即使事權急,即使這些人真的有用,但也不能壞了規矩。更何況本官聽說,那些兵部、戶部評估的人只是十中一二,而那些肯定反對大人意見的,大人似乎一個都沒請去評估。”

一名四品官員出前道:“王大人此言差矣。西北初定,歐大人雖有安民之策,但無熟悉當地的軍士輔佐地方官管理,必然會有鬧事集會。再說萬一狼煙燒起,一個懂軍事的下屬還可以充當縣尉組兵禦寇。”

王黼哼了一聲道:“那就縣尉好了,大家都知,只有州級主薄才有朝廷正式的管職。如歐大人下屬甘信,也是無品無官之人。”

那大臣道:“縣尉只是緝盜抓奸而已,官職主薄卻有治理地方,上奏上官,施行監督之職權。特殊之地,理當特殊處理。看當初西涼,也是朝廷派遣,但某縣一月發生八起聚眾鬧事,哄搶之事。看西北軍道西北面,一個月最多一縣只有三起,不能不說是這些人的功績。”

一大臣出首道:“臣附議。非常之地,非常之時,可用非常之人。西北軍道之西北比南面更加復雜,而今初定,如果裁撤這些軍士,恐怕多生是非。再說不過是個九品官吏,從太祖下來,每朝都有特例。”

“是特例,不是官制。”一名大臣道:“一朝多不過兩人,而本次卻一舉出二十七人。”

“前朝只有失土,哪有占地?”一個年輕的武將很直接道。

“放肆!”蔡京喝道:“你為何人,竟然敢論大宋歷朝君王過失。”

“夠了!”趙玉見下面人都有參與爭論的勢頭立刻叫停。以前中立棄權派一向是多數,但最近中立派急劇減少,連幾個和事老好人都有了自己的立場。對這事,趙玉也沒有自己的看法。說情,這些人幫助穩定後方,而且還有用處,過河拆橋實在太不厚道。而王黼說得也很有道理,如果一次特舉這麽多官員,而且還是從軍士中提拔,實在太不合規矩。本來今天心情很好,但見大家吵鬧,心情打了個折扣。喝止了大家,自己也沒有定論,眼角一瞄,看見一邊低頭似乎在偷笑看熱鬧的歐陽有點冒火。於是咳嗽一聲道:“歐陽,事是你惹出來的,你倒是給朕說個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