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雜篇(第2/2頁)

回到酒宴,由於歐陽突然的離開,酒宴似乎淡而無味。見歐陽回來,大家才熱情一點。酒再過幾巡後,安排好的名伶出場,開始玩酒令。再喝幾杯就有舌頭大的人開始說話:“大、大家不知道吧!李、李乾順在河西走廊失蹤了。”

“不會吧?”幾個也喝多的官員問:“李乾順好歹也帶了幾百護衛,又有欽差和節度衙門的手令公文。”

喝得不多的官員卻是低頭喝酒:“王兄,小弟敬你一杯!”

那個大舌頭又道:“你們、你們就不奇怪啊!說、說是失蹤,其實、其實就是……”

“來人!”歐陽道:“孫大人醉了,送回休息。”

“是!”兩名欽差衛隊地應了一聲。

“我、我沒醉。我知道是誰殺了他們……”

韓世忠喝道:“還不拉走。”

“是!”兩名衛兵急忙把孫大舌頭拉走。

這麽一鬧,酒宴尷尬了起來。大家紛紛告辭。最後就剩余歐陽和張三李四。歐陽問道:“考考你們,殺的不過是個李乾順,但為什麽他們連聽都不敢聽。”

張三坐下倒杯酒回答:“這還不簡單,原來說君無戲言。但有了個無法無天的張玄明。黑的就變成白的,白的也變成黑的。”其實歷史上宋朝也幹過秘密刺殺的事,比如梁師成就是朝廷派人暗殺的。明面上解決不了的事,只能暗地解決。

李四道:“其實說難聽的。如果陛下要對付大人,明著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有張大人這把快刀的話……朝中人哪會不知道張大人是個酷吏。但是比如李乾順,沒他還真不行。但是這些事,知道越少越少。真宗到神宗,神宗到哲宗,哲宗到太上皇,太上皇到皇上。即使都是趙氏子孫,每換一個皇帝,哪個不是鬥得你死我活。朝中大臣更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我覺是皇上英明,留著張大人,有事可以頂罪,又能用來做陰事。等她萬歲之後,新任皇上可以殺其立威。連我都懂,張大人不可能不懂。”

歐陽點頭:“前年,有一趙家王爺世子玩女人玩過了,連老爸的女人都沾手。結果皇上一怒派張大人過去。三天時間就羅列了十大罪狀,條條死罪。在王爺心疼之前,直接將世子就地正法給砍了。他反正都得罪了所有能得罪的人,一條路不走到黑,根本就活不下去。還有一點,他也很享受這別人都沒有的特權。所以啊!大家一聽孫大人亂說話,就避席而走,都是怕了這個人。”從張三李四言語看來這兩人並非趙玉的人,如果不是,那很可能趙玉不是幕後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必須破解為什麽刺殺孫嗣的命令會早到一天的秘密。當然,也不排除白蓮那方面出現問題,可能是其身邊的人,或者是報信身邊的人。不管怎樣,一個不合理的事情出現,總會有一個合理的可能。關鍵是自己還想不到,所以捅不破那層紙。

而今張三和李四態度讓歐陽放松不少,雖然趙玉還有嫌疑,但是進一步證明著兩人清白,歐陽還是比較欣慰的。

這話題再說了幾句,張三隨口問:“大人,聽說司家已經三天求見大人不果。”

“司家有奶就是娘,為了家族生意可以寧死不屈。”歐陽道:“你們知道我在遼有個朋友叫司勘吧?原先我以為司家會讓此人打理生意。但上上個月司家新任掌櫃卻是另外一個人。此人聽說比起司老爺子更重利,更現實。再加在遼的陽平錢莊被司家全控,連一個銅板都轉運不過來,人事什麽全部獨立,所以我對司家很不滿。我已經傳話給他們,要市場沒問題,找蘇千談。”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來說明,虞姬和呂後都買了股票,呂後在劉邦落難時候眼光獨到,嫁給了劉邦,可以說買了一支潛力股。而虞姬是在項羽最火時候嫁給他,相當是高價買進,而後被套牢,股價狂跌,打成ST,接著三板市場,最後幹脆停牌退市,虞姬只能割肉抹了脖子。這個故事相當有愛情和做人哲理,要不民間有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