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意外(第3/4頁)

“恩,我這就去。”王保福扔碗筷跑路。

甘信補充:“不是銀票不收。”

歐陽汗:“你們……”

蘇家姑娘笑道:“大人不用擔心,保福就是和小孩比賽。回頭還不是交到你這。保福很乖的。”

“恩!”歐陽點頭。

繼續聊天,歐平先說話:“少爺,我反倒有點擔憂。”

“擔憂什麽?”

“少爺沒見,現在是商人在逼宮朝廷。逼朝廷改變對遼計劃,而對西夏作戰。”歐平和周屏混了些日子,說起來頭頭是道:“西夏北面地勢復雜,即使是西北軍路和永興軍路兩邊發兵,恐怕沒有兩年得不到太大戰果。那對遼金計劃豈不是要四年之後?大人也知道皇上,對遼之戰看得甚重,各方又按計劃準備完善,這時候出這個事,恐怕皇上對商人們會很不滿。”

歐陽搖頭:“反過來說,商人已經有分量影響朝廷的決策。我了解皇上,最少目前商人還是利大於弊。即使將來要對商人下手,也會委婉的手段。我想皇上已經有點明白,大宋現在商為根本。牽一發而動全身。應該也會知道商人是雙面刃。處理得好就是雙方互贏,大宋富強,可養之兵更多,皇上就更有威望。處理不好,大宋衰弱,紛爭內亂,外族入侵都有可能。如果從海上說,除非皇上下禁海令,否則處置東南商業協會有可能東南內亂。對陽平商業協會來說,如果皇上想對遼金用兵,也不敢得罪他們。如果不對西夏用兵,將來對遼用兵,就沒有商人敢跟進安撫地方,朝廷在這塊投入人力物力,就非常大,並且地方還不穩定。”

展銘問:“大人意思是……朝廷已經決定對西夏用兵?”

“如果不用,則失信於民。”歐陽道:“皇上自為武功信義皇帝,必然知道如何抉擇。”

“唉……又要打仗了。”甘信嘆口氣道:“這些年,幾乎年年都在打。真怕皇上會窮兵黷武。”

“不會!”惠蘭道:“皇家報今年曾經做了一次調查,如果宋施行窮兵黷武政策,可以掃平西夏、遼、金、吐蕃和大理。宋可征召的青壯八百萬人,比這些國家全人口加一起還要多。可制兵器鐵石等等充裕。官倉囤積可供千萬人四月足用。真窮兵黷武的話,那就太恐怖了。據了解,皇上采取還是穩定國內,對外擴充的辦法,即使再打仗,對國內元氣也不傷及。還有可能因為打仗更加繁榮。”

歐陽笑道:“甘信,你沒見兩大商業協會都非常支持朝廷對外用兵嗎?不僅是遼和西夏,不少朝臣還上表對吐蕃和大理用兵。說是可以讓大宋無後顧之憂。這些人都是和商人一個鼻孔出氣的。占領地方越多,商人就越有錢賺。其實說起來,就是占領他國商人占領的市場。”

惠蘭點頭:“在這個大方向,無論是陸地和海上,朝廷和商人是一致的。就是對外用兵。宋占土地越多,商人就更加富庶。皇上千秋一帝,商人金銀滿屋。各取所需。所以歐平,你擔心皇上會對商人下手擔憂很是無稽。”

“如果不打仗就難說了。”歐陽嘆口氣。要麽說老美沒事就打仗,這戰爭對緩和國內矛盾確實很有作用。不過……戰終究有打完的一天,難道慫恿趙玉學習成吉思汗,一路朝西打過去?歐陽知道不現實。趙玉再雄才大志,周邊幾國搞定就滿足了。不管怎麽說,即使現在有矛盾,不可否認朝廷和商人還處在蜜月期中。除非不打仗,否則兩者就有魚水情。其實歐陽覺著打仗也是自己和趙玉的蜜月期。

……

如歐陽所料,開春後,朝廷對西夏下國書,除了要求交出首惡之外,要求西夏賠償給死難商人家屬百萬貫。並且保證將來不再發生此事。別說是錢,就是人西夏也交不出來。費聽氏是僅次於拓拔氏的部族。西夏戰敗和談,他們本來就有怨言。其聯合了另外丟失了采食地的兩部族,要求李乾順重新回到遊牧時代。在他們看來,種糧食不如搶糧食來的快。

四月,宋終於動了。永興軍路從靈州出兵,強攻橫山,威逼興慶府。有了火器裝備,外加破城開山的炸藥包,重炮,橫山不再有天險。一切在火器面前都是牛鬼蛇神。西北軍路從西涼洲、沙州兩路出兵。西涼州呼應永興軍路,沙州直取西夏軍事重鎮——黑水鎮。

內憂外患還不算,西夏從商之人紛紛投靠宋朝,畢竟之前死難中也有不少西夏商人。剛出兵還不到三日,就有房當氏經過蕭銀老婆部落往利部落遊說,接受宋朝管轄,並且派出兩千青壯配合宋軍。沒有最糟,只有更糟。遼人也想分一羹。西夏一時間是四面楚歌,雖然依仗宋軍地利不熟,水土不服,還可以頑抗。但即使是李乾順也知道,這麽下去,西夏是遲早要亡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