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起航(第2/3頁)

……

杭州軍路已經收到了公文和委任聖旨。公文是朝廷的安排,而聖旨則是對官員的委派。按照以上所說,本次不僅只上商貨這麽簡單。一些皇家工坊已經開始制作能代表大宋的珍貴精美禮物,本次海路原則是以商業溝通外交。隨船的文官多達四十多名。這點也是封建社會的好處,皇帝定下思路,不用通過開會論證、討論或者投票等等繁瑣的手續,下面人直接開始實施。趙玉定下以商業協會友,禮部自然要出人、戶部也要考察國外情況、工部也得去見見世面……三省六部除了刑部之外,全部有官員參加這次遠航。

如此一來,準備時間自然就要延長很多。當是手工打造精美的禮物已經需要數月之久。玉雕、金鑲玉還不能做,那些東西沒有幾年是弄不下來的。杭州軍路,還得選派船只人員。先期前往淡馬錫的補給船只也要上路。歐陽這時候才知道,美國打伊拉克就一個月,為什麽事先要準備半年之久。

東南商業協會接歐陽指示,必須對即將遠航的商船進行徹底的檢查,並且開始采購商品。預計在三個月之後,遠航船隊才能成行。而歐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培訓。

培訓第一課是語言培訓,在座的都是歐陽的學生,也是本次要出行的艦隊船長。歐陽語言解釋很簡單,就是自己在玉州時候學的。那玉州是怎麽和老外溝通的呢?也很簡單,德弗魯瓦是東漢時期絲綢之路遺留在外的漢人所生的孩子,所以其粗懂漢語。

歐陽道:“我們的目標是學德、法、英三國語言中的一百句常用話。最低要求,我們說出後,對方聽得懂。對方說出來,我們可以聽不懂。今天先學英語,第一句就你好,我叫梁紅玉。上面有標念法:哈羅,賣捏一死紅玉粱。”

“……”下面九成人噴了。

“不許笑,這是介紹自己。”歐陽正色道:“把笑的名字記下來,晚上不許吃飯。”

歐陽用了最另類的速成法,用漢語標上常用短句。其實未必用得上,因為已經有定居在東京,來自法國的商人願意擔任翻譯跟隨船隊。歐陽其實很是看不起中國教育部的英語教學辦法。一開始學英文盡說讓學生學習最討厭的語法和什麽元音字母等等。歐陽本身學英語就是不寫先說。不背任何單詞,先當一個會說英語的文盲。在一個民間結構調查中,八成恨英語的學生,就是因為搞不明白語法等問題而對英語失去興趣。調查中發現,這些學生並不討厭說英文。只是他們不能接受考試中多寫一個S和少寫一個S就是零和一百的差距。而且各種語法讓他們頭疼腦漲。

最最讓歐陽不能接受是在內地一個中學聽到的,一個老師非常苛刻的要求學生完全念對,包括頂舌動作等等。但中國人都知道,南方人不習慣用鼻子發音,對漢語中的G存在與否關心程度並不高。英國人也知道,即使是英國本地也有各種帶方言的英語。但是要求對漢語都不講究的人卻去講究根本就不懂的英語,實在是倒置本末。難道語文課朗讀,有口音的都要靠邊站?

如漢語,我們也經常用詞不當。但是中學英語卻是對用詞不當非常苛刻。歐陽想法,學英語如何學漢語一樣。先會說,而後再學。學有所成之後,再重點糾正語法錯誤。有口音有錯誤沒關系,最關鍵是一句話說出來,對方聽懂了沒有。老外說:這個姑娘好亮漂,難道中國人會不理解意思嗎?

一將無能,累死十四億人。

歐陽在課堂道:“語言就是交流用的,但也是提高自己身價和別人看法的工具。比如說,來了一個國外使節團,他們的老大開口用漢語對皇上說:你好,尊敬的陛下。也許他只會這一句,但是從這一句,我們也能看出這個使節團的誠意。所以身為大宋即將出訪將軍,會一兩句的日常用語,不僅是對他國的尊重的一種表現,更是讓他國提升對我們好感的一種捷徑。我大宋再威武,也不可能真的把全世界國家都占了,俗話說遠交近攻。在一路中,你們身為宋方的高級代表,必然會受到一些國家的接待。你們丟人就是大宋丟人,你們被侮辱就是大宋被侮辱。明白我說的意思嗎?”

“明白!”群學生同聲,這才感覺到自己不是單純去護航這麽簡單。而是身系國家榮譽,讓這些軍人壓力很大。而古往今來,軍人視榮譽雖然不至於都是生命,但也看得很重。歐陽就是對他們說,你們現在代表是國家。

一幹包括幾名五品的將軍都在歐陽教導下,努力學習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

接下來課程是禮儀課,本來是禮部尚書來教導出使禮節的,但說了幾句被歐陽踢到一邊去。扯淡什麽君子德行。歐陽道:“忌諱有客人來你家做客,你們當然歡迎。但是客人如果說了做了犯了你們忌諱的話和事,恐怕你們就不會很歡迎了。就比如你們吃魚,要吃下半部分。你們會說:‘把魚順一下’,如果有個不懂事的人說‘把魚翻一下’,恐怕即將出海的兄弟們心理多少會有點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