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初定(第2/4頁)

在玉州的禁軍大概是八萬人,而維持此道廂軍有三十二萬。目前玉州本地還無法補給軍隊,什麽物資都要從國內運來,工程著實浩大。歐陽問:“韓將軍,按最壞打算,玉州有城造反,而大秦和大食同時對玉州有企圖,這樣情況,需要多少兵力保證玉州安全。”

“如果當是玉州主城及要道,一萬即可。但如果要照顧其他縣,最少需要五萬精銳。”

歐陽道:“這主城內八萬漢人,其實就是八萬軍。分給武器也能投入戰鬥。我看這麽著,問禁軍們誰願意留下,誰就留下。如果有超過萬人願意留在此地,那明面上只要萬名衛戍禁軍。等穩定之後,征召當地百姓服兵役,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歐陽實行的義務兵制,法律上規定的一條義務就是,年滿十八歲的青年男子可被征召為軍隊服務。服役時間四年,四年後如果雙方願意將轉為志願兵,待遇提高。這不失為年輕人一條出路。

韓世忠點頭:“還有件事,由於西北軍調動頻繁,西夏人知道西北軍精銳都遠征後,蠢蠢欲動。所以近期末將和劉將軍可能要回轉西北道衛戍。大人即使晚一些,也遲早要回大宋。不知大人對當地的節度使和安撫司有何安排?”

雖然玉州屬於西北軍路,不過歐陽意思已經要分出來單獨成一路。所以蒼蠅再小,也是要設置文武高官。現在大都是權益之人,西北初定,李綱呆不久。韓劉兩人更不用說了。目前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在此地占領了一個絲綢之路中轉站後,就要為撤離此地做準備。

“前天我和章欄將軍聊了一會。”歐陽道:“章將軍願意留在玉州,我準備讓其娶有影響力東正教的頭人女兒,當個節度使。你意下如何?”

“章將軍是劉將軍的愛將,韓某雖為主官也做不了主。不過,大人乃是欽差大臣,便宜行事。如果章將軍沒有意見的,其留在玉州可以說是很合適的人選。”韓世忠道:“此地民情復雜,國內支援困難,如果真有事發生,如果沒有一名文官,只能靠章將軍一人獨立完成。節度使兼安撫使,恐怕章將軍挑不起來。”

歐陽道:“其實文治方面,只要按照律法實行就可以。說到律法,恐怕沒有比陽平衙役更合適人選。只不過衙役突然提升到四品,實在說不過去。只能是從國內指派官員來。此地文官還得管武事,所以要選一個能文能武的人。”

韓世忠苦笑:“大人,這朝廷上下官員你都是知道的,哪有什麽能文能武的官員。此地貧困,又多事之地,誰又願意來呢?”

“我倒是知道,前幾年有個進士叫李光,派遣知開化縣令,頗有聲名。和李綱大人有交情,此人也是李綱大人向我推薦的。說此人甚有本事,並且暫無家眷。其和王黼有積怨,王黼早就放言要整死他。如果放在此地來,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韓世忠笑道:“大人是覺著,派誰不是派吧?”

“也不能這麽說。這李光還是比較樂意接觸商人的。而絲綢之路主要服務就是宋商。所以必須要有個親商崇法的人在這裏,才比較合適。”

韓世忠道:“原來大人都算計好,末將孟浪。不過看這年景,末將是可以回宋過年節。大人恐怕暫時是回不去了。”

歐陽苦笑:“沒想一出來就要一年。”目前雖然是八月,但是從這裏回到西北道就要花費兩個月的路程。韓世忠要走也要等到九月才能上路,而自己要走要麽是十二月,要麽就是開春。歐陽其實已經打算好,開春上路。來得時候急了,沒有留意大漠風情,一心趕路。也沒有享受難得一見異域風土人情。這公費旅遊總是不能白折騰自己。至於陽平,甘信已經被任命為代理知縣,特補了個功名,沒什麽好擔心的。

歐陽知道伴隨著自己離開,這條兵道就會變成商道,宋對玉州支援就會慢慢減少,如果現在不能讓玉州盡快自給自足的話,恐怕將來難以立足。最簡單,就是火藥的補給就不成。歐陽火藥配方威力夠了,但是儲存的條件實在太差。即使想盡辦法,兩年已經是最高期限,再下去火藥就無法使用。而威懾四方的火器不能使用的話,將大大降低實力。

但在玉州開設軍工廠顯然是不現實的,陸路大規模運輸成本高,困難多,自然災害多,如何解決呢?歐陽想到了海路,通過海路來補給玉州。但這海路也不簡單,三條路線,北路是出白令海峽,轉到地中海。南路是從非洲南部繞行抵達地中海,東路是朝東過美州大陸。這麽看來海路比陸路要艱難十分。

歐陽叫來了章欄,一開始就說了這個比較麻煩局面:“宋軍在此地可能會孤立無援,甚至無法使用火器,國內將來最多只能是幾年一次補給。你有沒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