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十字軍(第3/3頁)

東漢絲綢之路,已經通向了羅馬。其連接了印度、希臘兩個古文明。據史載,往返約一年左右,但是其中來回貨品的價值徒增千倍。當然這錢是一方面,朝廷最重的還是面子。貞觀年間,據記載,有超過萬名胡商落戶長安成為唐人,說萬國來朝誇張、吹噓了點,但也不是沒有根據。而絲綢之路,從唐中葉由於戰爭頻發而衰弱。到宋更是連黑汗這本有中原囤軍的絲綢門戶都被西夏人阻隔。趙玉不能沒有野心。特別是韓世忠轉發的戰鬥力比較,宋軍從後勤和戰鬥力,到武器的先進,都勝過天主教和伊斯蘭人。更有巨大的生產力做後盾支撐,不會怕了誰。

朝廷根據這一情報進行了大動作,為西北軍道募集二十萬名禁軍,馬匹三萬匹,沙瓜州所有糧食不再返銷大宋,而是朝廷購買直接充為軍糧。河西走廊養馬地專供西北軍道使用。

這消息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西夏李乾順被宋朝這如臨大敵的手段嚇著,立刻譴使來問。沒想這消息只有軍機處和西北軍路的韓劉知道,而且屬於保密性質,問了半天,也沒套出一點消息。西夏人見此,更加確定了宋軍將毀盟約進攻西夏。轉而再次停止生產,進行全力築城挖溝備戰,如此一來國力更衰。

而歡樂是歐陽一幹好奸商。為什麽說好奸商,原因是出發點是好的。沙瓜兩州本年所產糧食反銷大宋,大宋糧價暴跌四成。農民苦不堪言。歐陽帶頭號召全體商業協會收購糧食。光陽平一縣就滿三十倉。收購只不過半個月時間,糧食價格提升到原先價格。而今朝廷動作一出,糧食價格恐慌性的暴漲三成。歐陽轉手一賣,把糧庫賣幹。僅僅幾個月,因為做好事,所得利潤真是聞者恐怖。

趙玉聞知此事,一直就懷疑那個潛伏到阿富汗的細作是歐陽這些人派去的。當然她不會去問韓世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西北軍道龐大,李綱開始重點管理後勤和內務,而節度使一職當然是韓世忠拿了,武將當節度使,就是說明此地正在開始積極備戰。而如此手段意外讓本要堅決抵抗的西汗臣服了。和東汗商議後,從兩國之間開出一條宋路,並且四城供宋軍囤兵。而宋軍也客氣,一旦西汗讓步,就設立交易城,讓三方在一地進行貿易。韓世忠則有點躊躇,萬事俱備,這歐陽不會是晃點自己吧!萬一出去後沒什麽事,搞這麽大場面,自己怎麽交代。

此事中,趙玉看見了武力帶來的好處,自己一舉兵,西汗就臣服。更加深了其對武力的了解。更理解歐陽那句話:弱國無外交。

折騰來折騰去,反正也折騰不到歐陽頭上。歐陽還是在陽平過著太平日子。趙玉也有小半年沒去煩他。歐陽沒事就去上課,現在人越來越專業,歐陽不敢露拙,開始對基本數學、化學、物理等進行講解。後來一說才知道,這數學家中國早有了,於是專心教授化學和物理。而化學根本就沒有基本物品可教,最後決定,教物理了。什麽物理守恒原理,什麽萬有引力,什麽蒸汽機,沒有他不敢拿出來說的,只有他想不到的。

接著歐陽就在民間成了大宋第一博學之人。據說天上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部知道。

這一年下來,周邊諸國最大變化是金遼都打爛了。遼金難民或者逃兵開始從陸路和海路湧進大宋。但由於朝廷為避免和金遼關系惡化,這些難民都不給予落戶。但一些黑心場主開始雇傭這些人,幹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報酬。雖有禦史台上表和民間反應,兩大商業協會和朝廷對此情況視而不問。

……

有詩雲: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今年的年節雖然少了梁紅玉和兩名使女,但多了王保富和周屏。惠蘭等人也旁敲,說來年替歐陽相一個絕對可以列為大宋十大傑出賢妻良母的夫人。歐陽笑說他們太墨跡。

此時歐陽懷裏還有一道聖旨,由於五成戰船已經交付,並且軍事碼頭等建設已經完成,朝廷任命歐陽為杭州軍路巡查使。這事大家已經見怪不怪,雖然歐陽還幹著知縣,但連大臣們都知道,歐陽官不大,但權卻不小。最重要是上面人都知道,陽平富裕穩定,大宋也能富裕穩定。萬一裁撤了歐陽會帶來什麽後果,得不償失,不如就讓歐陽兼著。按照朝內人說法,歐陽影子其實已經出現在朝堂。

巡查使和路查使不同,他們雖然都屬於為避免路安撫使權利過大而設置的監察機構,但巡查是不常駐的,並且由中央臨時委派,雖然官職不大,但是權限很大。

巡查使就不是帶幾個衙役上路,禦史台會派人跟隨,史官、上書省、中書省等機構都有派員。戶部、吏部也是有人參與。由於是軍路,樞密院和兵部也派出人來。總的來說就是中央派來的檢查團,也許這些人在京裏屁都不是,但到了地方,那分量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