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論事(第2/2頁)

“學聰明了?”趙玉點頭:“也好,朕不勉強你。但說說看法總是好的。”

“恩,這大海作戰比不得陸地。首先是設備要跟上。指南針,海圖繪制,微臣還在設計了一套非常簡單旗語。就是用揮舞旗幟的辦法,指揮附近的船只,這事和張玄明大人說過,他將上表讓武進士們到陽平大學上課。所以本次科舉最低標準是:識字,有學習能力。其次要年輕,資質不能老,最好非某路軍的將領。微臣不想有些陋習帶到艦隊中。再者性格剛強,海戰是一個新領域,必然有失敗或者是達不成任務之說。如果能吸取失敗教訓,奮發圖強乃是上品。因失敗而膽小謹慎,是為中品。因失敗而膽怯而一發不振,為下品。陛下到時候安排他們必輸之局,看他們表現而定。困獸猶鬥,乃是極品。最後一點,任何將官必須有和船共存亡之素質。船在人在,船毀人亡。”

“……朕覺著你倒是最適合擔艦隊主將。”趙玉審視歐陽,這小子真是文武雙全,幾乎就沒有不懂的。

歐陽慚愧道:“回陛下,微臣家有嬌妻後,每發出門都帶最少八名護衛。怕死得很。任不得武職。文官不貪錢,武官不怕死,乃是國之大幸。”

“這麽說你文武都不行。你當文官貪錢,當武將又怕死。留你何用?”趙玉笑問。

“這個……”

“好了!”趙玉道:“你幾句話就解決了三個問題。現在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陛下請說。”

趙玉沉默了好一會道:“童貫!”

“童貫?”歐陽略有吃驚,這事他猜到一些,但是應該不會是問題吧!

“童貫封王,其在兵部也有人脈。你可知道為何河北西軍全會聽一個監軍的嗎?是因為這十幾年來,西軍的後勤都是他和他親信一手包辦。有一次他病了半月,西軍竟然上表朝廷,說不知道去哪要糧草軍需。另外此人大方非常,仗義疏財,而且非常有度量。太上皇在時,後宮妃嬪、宦官、宮女、能夠接近皇室的道士、天子近臣等等,時不時可以從他那兒得到不少好處。因此,太上皇耳邊經常可以聽到關於他的好話,稱得上好評如潮。更重要是其心細如發,對太上皇和朕的心理具有極強的洞察力,每每能夠事先預知我等的意趣意圖,於是說話做事很少荒腔野板,從而大得歡心。”

“陛下,看得出陛下對童大人還是比較賞識的,但為何?”

“手握重兵,但交好大臣內侍。又和地方官員關系親密。”趙玉淡淡問:“還需要其他理由嗎?”

歐陽寒一個,去年自己不就是這樣的人嗎?而且還得加上,外通遼國,交好吐蕃,與金生隙。歐陽看趙玉,趙玉卻沒動自己,已經給自己非常大的人情。歐陽不知道,這沒打勝戰之前,趙玉不會那麽想。一旦有威望了,人就會胡思亂想。否則哪會有溫飽思淫欲這句話。歐陽問道:“陛下意思是……”

“童貫對我大宋是有功的,朕也沒打算將他怎麽樣。這次請他回來本是擔任武舉的副考。但既然你推辭,就讓他做個主考吧!如果他聰明,暗示都做的差不多,應該會借這個機會上表辭去西北監軍一職,這樞密院還有他的位置。如果裝傻充愣,只能是……”

趙玉說了一半,不再說下去。這次無論童貫什麽態度,一旦來了東京就走不了。看得出趙玉沒有什麽殺心。歐陽想起,當年篡位時候,這童貫是第一個支持趙玉的高級軍方人氏。也就因為有最精銳的西軍的支持,趙玉的篡位才會如此順利。而伴隨著韓世忠西北大捷,年輕將領派系的崛起,趙玉已經有了相當的軍事資本。再加這一年來,對西軍後勤的慢慢控制,實際上已經可以直接到軍營對童貫下手,而不會惹出其他麻煩。但趙玉還是希望體面一些。

趙玉道:“人常說,三品的大學士比不得八品的小知縣。最主要就是一個實差。但三年一科舉,一科舉進士少則上百,多則三四百。如此龐大的規模哪有那麽多的實差可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