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功蓋漢武(第2/2頁)

“恩,據消息說。宋紙幣即將發行。”蘇老爺道:“大人也知道,這朝廷發幣不是不行。但是朝廷準備多少實錢呢?”

恩,這是個準備金的問題。朝廷準備金越低,宋幣就越不值錢。這趙玉要是來個空手套白狼的話,商人的損失可不是一星半點,最麻煩是錢莊的損失。原來你存一貫錢,但現在一貫錢只能買半貫的東西。老百姓自然是不幹。而擁有錢財最多的商人資產也會大面積縮水。如果朝廷收一百貫錢,發一百貫錢的紙幣,那根本沒有區別。如果收一百發兩百,那問題就嚴重了。

歐陽給趙玉的進表是發行債券。或者是收一百發行一百二這樣比較溫和的辦法。或者是委托陽平錢莊發行紙幣,收銅錢,最後用黃金來作為衡量標準。

蘇老爺道:“陳東表上最重要一條就是,商人可能主導宋的經濟。而發行紙幣則控制了這樣事情發生。老朽也不是不同意朝廷發放紙幣,但是這實錢多少一點都不知道,確實有點心虛。說不好,陽平錢莊就可能倒閉。”

歐陽皺眉頭,這國家發行錢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多出來的錢是要老百姓消化的。經濟增長之下,可以適當增加。但歐陽卻不感覺趙玉想適當增加。否則這事她必然要和自己提起,畢竟自己是贊成的。歐陽提出以稅利為標準,比如去年國庫收一百貫,今年收一百二十貫,那就可以相應發行三十貫左右的紙幣。但你要發行兩百,那就通貨膨脹了。雖然宋沒有這個通貨膨脹的概念,但是戶部的人不會不知道影響。

國庫沒多少錢,歐陽是知道的。西北打仗,買軍火,東南減免稅賦,安撫西北、杭州艦隊船只、碼頭、軍營建設費用。還有……要這麽看來的話……歐陽道:“蘇老,皇上好像有點急功近利了。”

“恩,老朽也這麽覺著。”皇上要錢,自然是有用。打通絲綢之路,能讓她在歷史上記下重重一筆。但要打通這條路,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要將這路變成常備路,更不知要花費多少銀錢。其次封禪泰山,要說趙玉也勉強也有資格,但是根據歐陽無聊時候計算。諸方蕃王跟隨,鋪設道路等等費用,最少不低兩千萬貫,這還不算百姓們的損失。

再或者……歐陽大驚:“難道皇上要聯遼對金,或者是聯金對遼?”對金,艦隊連雛形都沒有,對遼更是扯淡,兩敗俱傷,金人撿便宜。但只有這個解釋最合理,也最能解釋為什麽趙玉突然有殺雞取卵的態度。歐陽忙喊:“來人,把惠蘭找來。”

……

惠蘭來了一說,歐陽知道麻煩大了。完顏阿骨打派兒子上表東京,而且以藩王身份接受了趙玉的冊封,尊宋為父國。並且說將年年入貢朝拜。

蘇老爺倒不覺有什麽問題,而是道:“大人,你剛才也說了皇上急功近利。這偌大的一個金國成為藩屬,等同將金國納入宋內,這是多大功績。”

“蘇老爺有所不知,這金國……”

惠蘭笑道:“大人,如果光是這事,惠蘭定然派人快馬知會。只不過還有另外一件事。朝廷派戶部尚書為欽差前往遼國臨潢府商議購買燕雲十六州的新州、武州、應州、莫州之事。”

歐陽納悶問:“什麽意思?”

“是杭州艦隊。皇上大力組建杭州艦隊,並且五月公開武舉舉將。遼使團說願意和宋重修盟約,兩國一致對金。而金國收到消息則是大為恐懼,一旦宋艦隊真和遼盟,宋人從海路包抄金人後路,金人基本就算是敗了。所以上書臣服。”

“哦!”歐陽放下心來,這趙玉確實有點急功,急著想拿回燕雲十六州。不過在各種辦法中,選擇了一個很商人的辦法。

惠蘭道:“大人可能有所不知。這西北大勝後。皇上特意抽選了幾十人進行研究。皇上現在很明白,大宋現在最不缺的就是錢。只要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就不叫問題。”

似乎是自己和趙玉說,利用貨幣貶值辦法從遼人那搶劫財富的。恩……趙玉發行紙幣也有道理。相信其會把最大的損失計到遼人那邊。燕雲十六州一拿回來,那可是功比漢武。如果兵不血刃拿回來,那是功蓋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