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差距(第2/2頁)

歐陽揮手:“那就下藥,有本事他們衛隊自己有廚師。”

“……只能是這樣了。”

近無名小村,王五趙六先行出發。按照商定的規矩,兩邊衛兵互相搜身,而後雙方進去小村中查看是否有埋伏。這事王五他們可比西夏衛兵上心。劉锜交代,對方的談判人員對我方沒有價值。但是歐陽對對方可是很有價值。不排除對方下黑手的可能。

李乾順並非沒有想法,只不過韓世忠一部在他看來比歐陽更有價值。這要換了完顏阿骨頭打,肯定是先制歐陽於死地。歐陽一死,就破了宋軍砸錢威力。即使換了宋皇帝來,也沒有這等砸錢的魄力。

三人落坐在衛兵準備好的椅子上,王五負責歐陽身邊護衛,趙六牽馬,隨時準備逃命。但讓兩人沒想到是李仁忠、李仁禮竟然和歐陽聊起了詩詞。左一個狀元,右一狀元的恭維說的歐陽這等人臉都有點發燒。

最後想拖時間的歐陽反常態的把談話重點轉移到了和談上來:“兩位大人,這和談也有和談的說法,不知道兩位陛下是否有什麽章程?”

兩個一開口就知道不是生意人,也不是什麽談判專家。上來就扔出了不可能的價碼:“吾皇意思是,第一,宋軍退回秦鳳路。第二,釋放被宋軍俘虜的質子軍。第三,改之前宋夏議和中宋歲賜絹十三萬疋、銀五萬兩、茶二萬斤。改為歲絹二十萬疋、銀八萬兩、茶三萬斤。”

“……”歐陽哭笑不得到:“兩位大人,是不是搞錯了。現在是我宋軍占優勢。兩位這三個條件是不是太……”

“此言差矣,此事乃而等宋軍挑釁犯邊,違反了宋仁宗皇帝指定和約,實屬不忠不孝。”李仁禮:“而宋軍在我大夏境內多有殺戮,又可謂為不仁不義。但吾皇陛下寬宏大量,兩國亦是友誼之邦……”

“據歐某所知,當年黨項人被吐蕃追殺,是依附了唐朝才建立了城郭。而宋太祖在時,你們也請稱臣。但是雍熙二年,李繼遷會同族弟李繼沖誘殺宋將曹光實,並占據銀州,攻破會州。又向遼國‘請降’,被契丹人封為夏國王。至道二年,李繼遷截奪宋軍糧草四十萬石,又出大軍包圍靈武城。這臣子反君,哪有那麽多道理?”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事實是大夏勝出。君不見宋真宗即位後,割讓夏、綏、銀、宥、靜州給大夏,並且承認大夏乃是獨立王國。”

“哼!”歐陽對宋真宗不屑一個,要說封建王朝有個好君主很重要。看這個宋真宗膽小怕事,人家就繼續欺負上來。這承認人家獨立之後,西夏人不滿足,繼續攻陷宋朝重鎮靈州,改名西平府,後又攻取西北重鎮涼州,截斷宋朝與西域的商道,截斷西域向宋朝的入貢,同時禁止西域諸部向宋朝賣馬。人家都欺負到鼻子上來了,宋真棕仍舊是以忍為主。而後西夏就更誇張了,派大軍攻取瓜、沙、肅州三個戰略要地。可見不將敵人扼殺在搖籃中的結果就是養虎為患。

歐陽道:“我方的意思是,西夏交回靈、永樂、西涼、瓜、沙州,和半個河西走廊。並且支付戰爭賠款三千萬貫。”

“豎子無禮。”李仁禮怒道:“你也是讀書人,哪不知萬事和為貴。如此條件豈不是逼我大夏全國皆戰?”

“不如先吃午飯吧?”王五在旁邊道:“吃好喝好,一會可以再談。”

兩邊吃飯,王五小聲道:“大人,這根本就沒得談。為什麽他們還要談?”

歐陽笑道:“不談是不行的。比如我們想的就是韓將軍部快速拿下興慶府,而他們就想著消滅韓將軍一部。大家都在拖時間。不過也得看出來黨項人胃口不是一般的大,而且也是看準了宋朝好欺負。”

王五讀過幾年書聽這話笑道:“宋以儒治國,但又曲解儒的意思。以至代代苟安一方。別說他們,就算是大宋百姓和將士們也只求安樂。大人看軍中,除了劉將軍一人年少氣盛,銳意進取外,即使是韓將軍也多是保土守國的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