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後果(第2/3頁)

李逸風見雙方都進了區域喝道:“第五陣,金國護國大將軍、金國兵馬副都統完顏蘭對陣李逵……那個李逵,別怪我沒提醒,這個完顏蘭是金國一等一等的猛將,沒看皇家報的護步答岡金遼血戰吧?其一人取遼軍百名將領頭顱。沖散十萬遼兵,無有一人敢擋。順便說一聲,她不會漢語,只會殺人。記得以後多看報,報紙有時候關乎性命,順便說一聲,在東京和壽州各地都有銷售,零售價10文。”

“喝!”完顏蘭一打馬匹,手中大刀一伸,如電一般奔馳而來。

“認輸!”宋江忙大喊一聲。沒想完顏蘭根本不理會。

李逸風也幫忙喊:“停手。”

“算你聰明!”完顏蘭停馬大刀挽花插地,一甩秀發,甚是柔美。

完顏蘭怎麽來的?按邏輯推理,她是隨船過來的。誰的船呢?按邏輯推理是跟隨唯一跑金宋的陽平商業協會船過來的。再研究事實,事實是不久前沈咩去面見了皇上。按照時間推理,也就是說沈咩去見皇帝的時候,另外一艘船剛到金國。在這麽幾天的時間,可能從金國到達宋朝嗎?

答案是否定的,所以完顏蘭就不會是完顏蘭。完顏蘭呵呵一笑道:“其實……我叫歐陽,本地的知縣。從六品。剛才拿了點胭脂水粉,再改變了下發型,換了身姑娘家的衣服。”

“刀……”

“木刀,打從一開始我就讓人去裝飾了。這木刀還是武舉時候留下的。也有幾斤就是。”歐陽笑道:“怎麽樣?招安吧?要不然你就不守信用殺了我,繼續亡命。”

宋江跪下磕頭喊道:“爺爺!”

“客氣什麽,起來吧!”歐陽揮手:“有請聖旨,讓你們人都過來吧!”

……

歐陽很不客氣,朝死裏封官。三十六名頭領最少也是正七品的武官。而後也不讓他們進城,直接派人送他們上京面聖。宋江倒是真把聖旨看了又看,絲毫沒有破綻。於是讓所有人放下武器,一起上京。要說這宋江,無論是水滸傳還是史實,都是很有矛盾的人。一方面他起兵只對付官吏,從不反朝廷。另一方面他有抱負,但卻無從施展。按歷史記載,這宋江是被包圍時候才接受招安的。但問題是之前一直都沒人招安他。

甘信在一邊道:“大人,假傳聖旨,足夠流放之罪的。您不僅假傳,還自擬,還亂封官。”

“……我也知道很麻煩。”

“麻煩不麻煩其實就是皇上一句話。皇上要誇你有功,你就有功。皇上要追究你假傳聖旨,也就是流放一罪。”

歐陽笑眯眯:“所以!立刻開版皇家報,宣傳下本縣的英雄事跡。多用點好詞,什麽臨危不懼,什麽兵法詭詐,什麽鎮靜自如,什麽指揮有方。還有運籌帷幄什麽都吹一吹。還得歌頌下皇上的仁德。還有,我寫個表章,替他們求個情,展銘你快馬辛苦跑一趟。”

“是!”展銘贊道:“大人,說句實話,卑職最敬佩大人臨危不懼。那麽多人都逃了,大人卻留下來。”

“恩……悄悄告訴你,其實我蠻希望你們把我打暈弄走。”歐陽苦笑:“我這不是皮薄,沒好意思跑嗎?”

“總算是擋過這一劫了。”甘信出口大氣。

“恩,看皇帝到底是什麽意思。如果是贊賞我們,我們就馬上上表,說城墻都被破壞了,希望工部能撥點錢和勞力下來。”

“大人不是不用城墻嗎?”

“這個……不是自己錢用起來不心疼。兩碼事。”

……

宋江一行剛近京城,京城就開出了數萬兵馬出來。樞密院的張玄明帶領人馬將宋江千人包圍。宋江忙交聖旨。張玄明拿了聖旨看後冷冷一笑吩咐:“所有人等就地休息,鼓噪者殺,意圖逃跑者殺,煽動鬧事者殺。”

趙玉一看聖旨大怒:“朕何時有出過這道聖旨?張叔夜前幾日才上表要招安宋匪,這還沒和大臣們商討,哪來的聖旨?”

“回陛下,微臣是接到歐大人的快報,點了兵馬截取宋江一夥。歐大人還說,宋江等人是可用之才,希望陛下能網開一面。”

“朕明白了,合著這聖旨是歐陽自己寫的。他想幹什麽?想造反嗎?”趙玉大怒:“假傳聖旨,還為匪徒求情,他當他自己是什麽人?”

張玄明一邊道:“陛下息怒。先前兵部收到陽平急報,說宋匪即將襲取陽平。而今,看這架勢,兵不血刃的將橫行近一年的強匪拿下……事有權急,這偽造聖旨罪名看上去就小了。”

“他捧你,你當然為他說好話。”趙玉想想後道:“重新擬旨,官不變,但把實權都給扣了先發派到禁軍中。另外送匪徒還鄉,另一幹匪將真有本事,朕也敢用。”

“是!”

“還有,叫歐陽立刻上朝會解釋。這事鬧這麽大,難道還能遮人耳目不成。”趙玉想想後道:“讓他自己機靈點,到了朝會就不是朕想保就能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