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國喪(第3/4頁)

當然了,李暨也可以即刻召四皇子李茂回京,可問題在於,支持李壽的一方,已控制了冀京大部分的勢力,再者,文有長孫湘雨,武有梁丘舞,裁斷有謝安,李壽身邊已匯聚起了一些年輕的賢才,更重要的是,由於謝安的關系,梁丘家、長孫家、呂家會鼎力相助,相對而言,長年遠居邊陲的四皇子李茂,卻得不到冀京眾多世家的支持,因為那位生性耿直、自負的皇子,曾經在年幼時得罪了不少冀京世家的年輕一輩,而眼下,當年那些在李茂拳頭下哭著求饒的世家公子,也已經長大成人……

盤算著心中的諸多顧慮,李暨心下有了主意,輕嘆一聲,故意用意外的口吻感慨道,“不過,真是叫朕感到意外啊,到最後,竟然是我李暨最不成器的兒子占了大勢……”

正如李暨所料,李壽聞言雙目一凜,眼中露出幾分怒意,卻咬緊著牙關,悶不吭聲。

見此,李暨心中微微一笑,帶著幾分嘲諷,繼續說道,“運氣,亦是一種才能麽?”

“……”

“難道不是麽?”目視著李壽,李暨譏諷說道,“從頭到尾,你有做什麽麽?——西境平叛,全靠謝安與長孫家那個丫頭,你只是坐享功勞而已!——此番逼宮變故,亦皆賴長孫家那個丫頭的謀劃,借助梁丘家那個丫頭的東軍,借助衛尉寺的荀正,就連你平日裏最不喜涉險的三哥,此番亦步入危境,替你除掉了太子,而你呢?你做了什麽?”

“……”李壽張了張嘴,啞口無言,畢竟,他確實是什麽也沒做。

“朕還記得,你對朕頗有怨言,對吧?”

“……”

“當時朕怎麽說來著?——朕二十余歲登基,前後禦駕親征數回,北掃蠻夷,南覆前唐,將我大周地域版圖擴展一倍有余,似這等功勞,前無古人乎?——作為朕的兒子,你又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地方?何以敢對朕指指點點?”

“……”李壽聞言胸口起伏不定,可想而知他心中的憤怒。

見此,李暨冷笑一聲,淡淡說道,“朕還輪不到你等小輩指手畫腳!——要想評價朕,先掂量掂量自己,看看自己是否有資格來評價朕!——而眼下的你,還不具備這個資格!”碩到這裏,李暨擡頭望向李壽,慢條斯理說道,“不服氣麽?不服氣也無法改變,朕乃大周歷代最是英明神武的皇帝這個事實!”

李壽聞言咬了咬牙,微怒說道,“亦是最自負、最狂妄的皇帝!”

“……”李暨聞言一愣,繼而哈哈大笑,目視著李壽譏諷說道,“自負?狂妄?有意思……朕方才已說過了,你沒有資格來評價朕!——除非你做得比朕更好!”

李壽胸口起伏不定,聞言怒聲說道,“我會做到的!——到時候,我會在父皇陵碑上刻上以上那一番話!”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暨擡頭哈哈大笑起來,淡淡說道,“做得到的話,就試試吧!”說到這裏,他臉上笑容一收,注視著李壽沉聲說道,“待朕死後,你就是我大周皇帝了!”

李壽聞言心中一驚,盡管他此前隱約已經察覺到,可當生父李暨親口說出這番話時,對他造成的沖擊依然還是那般大。

“退下吧!——與你這般不堪的兒子多說幾句,朕都嫌累!”

對於李暨方才親口將皇位傳給自己,李壽本來已對自己這位生父有了些許改觀,至少,稍微想與他親近一些,可聽聞此言,他心中不禁又惱怒起來,拱手冷聲說道,“既如此,兒臣就不打擾父皇歇息了,兒臣告退!”說著,他一拂衣袖,轉身離去。

望著小兒子李壽離去的背影,天子李暨面色愈加泛起一陣病態的紅暈,忽然連咳幾聲,咳出一口鮮血。

龍榻旁老太監王英瞧見,面色大驚,趕忙要去傳召太醫院的禦醫,卻被李暨阻止了。

“算了吧,眼下就是神仙降世,也救不了朕了……”

“陛下,”老太監眼中露出幾分難舍之情,哽咽說道,“陛下何以要喝退壽殿下?陛下此番請殿下來,不就是……”

擺擺手打斷了老太監的話,李暨輕笑著說道,“朕可不想將臨死之前的醜態暴露在朕的兒子面前,會叫他們笑話的……小王,你替朕傳召梁丘公與胤公前來,朕要托付一些事!”

“是,陛下!”老太監點點頭,正要轉身,忽然好似想到了什麽,猶豫說道,“陛下不傳召謝安、謝少卿麽?”

李暨聞言一愣,待深深望了一眼王太監後,這才想到了他話中深意,輕笑說道,“你想說什麽?”

只見王太監猶豫一下,低聲說道,“老奴以為,陛下若有意將皇位傳給壽殿下,便不可不對那位謝少卿加以制衡,否則,日後恐怕皇權不穩……”

“你是說,那謝安或許會在朝中一手遮天,甚至是壞我大周社稷?”李暨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