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兵發汜水關(第4/4頁)

能將此人調離,倒也不錯!

※※※

時建安五年正月十一日,漢司徒公江哲率虎賁數千、並驍衛虎豹騎,前往汜水關,十余日乃至,賊寇皆驚,爭相奔走。——《三國志·魏書·江哲傳》

張白騎:“江哲深明用兵之道,所謂兵貴神速,便是言此也!”——《三國志·黃巾》

江哲用兵,向來講究神速,這點,頗似趙國善戰之將,李牧。

眾所周知,古時通訊不便,兩軍交戰之時,估算對方援軍到達時日,亦是身為大將之責,一旦估算失誤,後果不堪設想!

早在張白騎意欲兵犯汜水關之時,他便曾細細估算,從荊州至汜水關,期間所耗時日幾何?

粗粗估算為四十日……

不過張白騎也明白,若是曹操遣人鎮守汜水關,那麽來的,多半是江哲,對此,張白騎在三十日的基礎上再減十日,三十日!

當然了,為保險起見,張白騎對其麾下大將馬超所下達的軍令是,二十日內,攻下汜水關!

在張白騎想來,他江哲就是雙肩生翅,也無法再短短二十日內從江陵趕到汜水關吧?再說這二十日中,更要除去報信信使來回所消耗的時間,就算是雙馬疾奔,日夜不停,五、六日豈能算多?

他江哲豈能在十五日內,抵達汜水關?

然而,江哲做到了!

時馬超猛攻汜水關第十九日,汜水關中,曹兵所剩無幾,守將鐘繇連番死守,更兼河內太守陳陽、官渡守將曹璜發來萬余援兵,這才保得汜水關不失……

值馬超麾下六萬兵馬折損大半,已堪堪攻上汜水關時,卻見關上豎起‘江’字旗號,更有一黑甲騎軍從旁來襲……

馬超大驚失色,他豈能不識那威名遠揚的虎豹騎?又豈能不知虎豹騎乃江哲麾下精銳?

“何等神速?!”

或許是因為江哲威名太甚,亦或是因為虎豹騎過於兇悍,亦或是眾黃巾將士見此突變,心生懼意,總而言之,黃巾軍士氣大減,一時間竟是兵敗如山倒,一發不可收拾。

無奈之下,馬超唯有撤軍,西撤二十裏下寨。

是夜,馬超招龐德、馬岱並諸多麾下將士商議此事。

龐德連連搖頭說道,“區區半月,他江哲如何能抵達汜水關?”

馬岱亦是說道,“兵者,虛虛實實,想必是那鐘繇詭計!”

其余諸將亦是出言附和。

其實,馬超心中亦是作此想法,是故,不顧麾下將士疲乏,於當夜調盡營中三萬兵,趕往汜水關。

待至關隘時,還不待馬超有何將令下達,便見關上燈火大亮,一文士傲然立於城上,笑呵呵說道,“馬孟起,我料定你今夜必來襲關!”

話音剛落,忽然關門大開,關內湧出一支黑甲騎軍,正是那虎豹騎無疑。

“果然是那江哲!”馬超面色大驚。

黑暗之中,不知那虎豹騎究竟有多少,只見黑甲湧動,喊殺陣陣,三萬黃巾頓時大亂,自相踐踏,紛紛敗退。

馬超急忙下令撤軍,待退了十余裏之後,一清點麾下兵馬,才發現折損不過千余,一望身後,無有追兵。

見此,龐德沉聲說道,“雖江哲到此,其麾下兵馬恐怕不多……”

馬超深以為然,當即下令全軍偃旗息鼓,人禁聲,馬銜枚,悄然返回汜水關下。

時汜水關燈火通明,關中人聲嘈雜,隱隱有數萬兵馬,直聽得馬超面色大驚,失聲說道,“這不可能!”

話音剛落,關上一聲炮響,或有一人笑道,“馬兒去而復返,所為何事耶?”

與此同時,關門亦是大開,其中湧出無數曹兵,且不是方才那黑甲的虎豹騎,俱是步兵。

黑燈瞎火之中,馬超無法看清此軍數量,但見麾下士卒大亂,當即下令撤軍。

再次返回軍營,對於汜水關中兵馬,馬超是越想越感覺不對。

從弟馬岱說道,“此事易爾,兄長不妨明日復去汜水關下,若是江哲閉關不出,即便是關中兵少,我等當奮力取之!”

馬超點頭應允,果然於次日再次點盡麾下殘余三萬兵馬,復往汜水關。

然而,出乎馬超與馬岱意料的是,此刻汜水關是關門大開,關內一片寂靜,若是細細望去,卻可望見關內隱隱有旗幟、人頭湧動。

“他江哲究竟想做什麽?”望著汜水關城樓上自斟自飲的那一抹身影,馬超望望身後三萬兵馬,又望望面前寂靜異常的汜水關,難以抉擇。

究竟是誘敵呢?

還是故弄玄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