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布局(二)(第4/7頁)

暗暗咽了咽唾沫,蔡瑁不明曹操所言話中含義,不敢胡亂應對,抱拳低聲說道,“末將忠心,天地可鑒,望主公明察!”

“不必如此拘束,”曹操朗朗一笑,招招手叫蔡瑁入座,隨即冷笑說道,“那周瑜欲使離間計,豈料小看了你,有趣!”說著,曹操望了望江哲,略感詫異問道,“守義,你與德珪好似有親,為何方才不為他辯解?”

只見江哲搖搖頭,淡淡說道,“此事顯而易見,何必辯解?”

“說的是!”曹操哈哈大笑,見蔡瑁仍有幾分憂慮,笑著說道,“放心,擺著你與守義淵源在此,我豈會猜忌與你?哼!不想那周瑜小兒竟用如此淺薄之計,欲壞我軍中大將,若是可恨!”

望了望左右,荀攸接口說道,“主公,依在下之見,對於蔡將軍,恐怕那周公瑾亦是甚為忌憚,是故設計離間,依在下之見,不妨將計就計……”

“將計就計?”曹操撫著胡須似有所得,卻見帳內郭嘉嬉笑說道,“公達的意思是,順了那周瑜心意,砍了蔡將軍?”

雖說明知是計,然而蔡瑁仍聽得心頭一跳,偷偷望了一眼江哲,見他正用眼神安撫自己,心下一嘆:若不是與此人有些親情,恐怕……

確實,歷史中蔡瑁便是無曹操信任之人為他求情,才被周瑜設計誅殺,而眼下,就算曹操一時被周瑜蒙蔽,也要顧及江哲,再說,曹操本身又不是無謀之人,幾番思索之下,哪裏還會看不明白?

“不過,如此簡單便中計,恐怕瞞不過周瑜吧?”司馬懿插口說了一句,身旁禰衡亦冷笑說道,“倘若周瑜如此無智,豈能做得大都督之位?”

“咳!”賈詡咳嗽一聲,皺眉望了望禰衡,接口說道,“以在下之見,不如借口下戰書,派一人為使,前去赤壁周瑜營中,我思周瑜必有後招,介時我等假裝中計,將蔡都督以通敵罪名斬首示眾,得聞此事,周瑜必然大喜用兵,待其疏忽之時,我等……”

“妙計!”郭嘉瞥了一眼滿頭大汗的蔡瑁,嬉笑說道,“賈長史所言,深合我意,既然周瑜欲用離間計,我等不妨順水推舟,‘助’他一把!”

除蔡瑁訕笑不已外,帳內眾人紛紛稱善,正要商議何人為使時,卻聽禰衡冷然說道,“不若叫我為使!”

“你為使節?”司馬懿瞪大眼睛,逮到機會嘲諷說道,“恐怕你去得回不得!”

“哼!”禰衡冷聲一聲,那面荀攸深思良久,忽然轉首對曹操說道,“主公,依在下之見,有一人倒是適合!”

曹操眼眉一挑,凝聲問道,“何人?”

“蔣子翼!”

蔣子翼?怎麽這麽耳熟?江哲略感驚訝地望了望荀攸,卻見他侃侃說道,“傳聞此人與周瑜有些交情,舊日曾相呼為友,主公不妨借口叫他說服周瑜投降,讓他前去赤壁周瑜營寨,我思周瑜必然會……”

曹操微微一想,撫掌說道,“善!就這麽辦!”

說服周瑜投降?蔣子翼?難道是蔣幹?

想到這裏,江哲心頭苦笑不已。

說起蔣幹這人,江哲往日倒也有過一面之緣,此人以辯才聞名,倒也不是不學無術的蠢蛋,反而是極具學問。

傳聞此人和周瑜自幼同窗受業,琴棋書法無所不能,四書五經也早已爛熟於心。

論膽識,此人在兩軍對壘、周瑜殺了曹操使節時主動請纓,駕一葉扁舟去說降統兵數萬的東吳大都督。

然而論其究竟,他倒是也可以說是一個笨蛋,空有一肚子學問,卻絲毫沒用到點子上,盡為他人幹些瞌睡送枕頭的蠢事,以至於最終葬送了曹魏八十萬兵馬。

不過眼下,此人倒是極為合適,這迷糊蛋一去,那周瑜必然大喜!

當夜,在蔡瑁帳內,曹操與眾人商議了一番,次日便傳令至荊州調來蔣幹。

待得了曹操之令,蔣幹自然大喜,不明就裏之下便帶著一童子,駕一葉小舟望赤壁而去,他哪裏會知道,就在周瑜開始布局的同時,曹操等人亦開始布局……

※※※

確實,蔡瑁、張允叫周瑜甚為忌憚!

雖說曹操謀士,江哲、郭嘉、荀攸等人,俱是百裏無一的深謀之士,可是在水戰之上,三人卻是不甚了了,就算智謀再高,那又如何?

遠近馳名的郭嘉,率十萬兵馬從東面襲江東,卻叫甘寧驅僅僅萬余兵馬擋在長江之上,不得寸進。

名傳天下的江哲,雖掌四十萬兵馬,亦無法渡江一步。

在周瑜眼中,論威脅,就算江哲與郭嘉再是如何威名赫赫,恐怕眼下還及不上區區蔡瑁、張允。

只要能除了此二人,周瑜便有八成把握,可擊潰曹軍!

然而,周瑜卻是不知,蔡瑁與江哲有親,就算曹操一時被蒙騙,也會看在江哲面上,留蔡瑁一條性命,至少,曹操會給江哲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