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前奏(二)(第3/5頁)

“呵呵,”輕笑一聲,司馬懿手中執著一枚白子,淡淡說道,“陛下可曾聽聞劉備、劉玄德此人?”

“不曾聞之……唔,好似有人表他為……徐州刺史?對,徐州陶公祖乃表此人為徐州刺史,為何提及此人?”

“蓋因他如今便在大將軍麾下!”司馬懿哂笑說道。

“唔?”劉協聞言一愣,疑惑說道,“就算如此,又與朕何幹?投曹孟德之人何其多矣,為何單舉此人?”

“蓋因此人乃是國姓、又好似是皇室宗親、曾為一州刺史、他手下亦有兩員猛將,正巧叫在下行計!”

聽到司馬懿說出‘計’字,劉協哪裏還顧得上其他,急切問道,“何計?”

望了劉協一眼,司馬懿淡然說道,“明日早朝,陛下不妨向大將軍問起此人,聽聞劉備早先亦隨中郎將盧大人討伐黃巾,陛下乃借此事賞之,且不管劉備皇室身份是真是假,陛下不妨給了那皇室的身份,如此一來,計乃成!”

“荒……荒謬!皇室身份豈能如此輕易便與他人?”劉協皺眉遲疑良久,方才說道,“你且先說來,為何要行此計,叫朕心下思量一番!”

“是,”司馬懿頷首一禮,撥弄著手中的棋子,淡淡說道,“此人舊日也曾為刺史之職,而後被呂布奪去治地,無奈投身大將軍麾下,更有甚者,此人乃是幽州刺史公孫瓚至交,而公孫瓚正是大將軍所誅,想來兩人之間必有間隙!再者,此人麾下有兩員猛將,乃是當日在虎牢力挫呂布之人,大將軍亦是心慕,任二將以重職,卻將劉備此人閑置,我自是不信劉備心中毫無怨言……

且不管其身世當是如何,陛下乃‘準’他皇室身份,如此,兩者之間間隙乃大,劉備必被大將軍麾下將領文臣排擠,而陛下便有可乘之機,當安撫此人以收為己用……”

“那又如何?”劉協還是有些疑惑。

“在下還不曾說完……”司馬懿皺眉望了劉協一眼,搖搖頭解釋說道,“觀今日陛下面色,在下便知大將軍已是對陛下發難,衛尉伏完恐怕已是獲罪,為何如此?乃是大將軍不欲陛下再有何權利,欲閑置罷了,如此,試問大將軍又如何能看著麾下心慕之將來投陛下,唯有殺之……哈哈,此乃玩笑之言,我觀大將軍氣度,當是不會如此……”

“你!”劉協氣結,沉聲喝道,“莫要再戲弄朕,當是如何,你速速說來!”

“陛下莫急,在下的意思是,加借賞賜之名乃將此人外放於荊州為官……”

“荊州?那不是朕之皇室族人劉景升之下?劉景升自是忠於皇室,久與曹孟德為敵,曹孟德如何會將那劉備放走?”

“如此陛下便可說,非是陛下不賞賜有功之臣,乃是大將軍從中作梗,賞罰不明,試問天下還有何人欲投大將軍?皆寒了心罷了!”司馬懿嬉笑道。

“那若是曹孟德當真放走了此人呢?”

“那不是更好?”司馬懿嗤笑道,“如此陛下乃有了外援……”

“如此……妙極!”劉協深思片刻,撫掌大笑,但是他卻沒有望見司馬懿臉上那一抹莫名的笑意。

曹公啊曹公,在下且不知你性格如何,豈能輕易投之?待我用那劉玄德‘投石問路’,且看你如何應付,我便知曉日後該如何處之……

次日,許都之中皆流傳一事:原徐州刺史劉備、劉玄德,乃是大漢皇室之後。

便因此事,劉備是頗為心驚。

而此事,自有人稟告曹操,曹操得知此事,心下頗為疑惑,乃召集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李儒、滿寵等眾謀士詢問。

只見荀彧暗嘆一句,拱手輕聲說道,“主公勿憂,恐怕此事乃是傳始於皇宮之內,今日主公奪了伏完之權,想來陛下心中驚懼,乃欲借劉玄德助長聲勢爾……”

“嘿,”曹操聽聞,恥笑說道,“何其愚也,單單一個劉玄德,又有何用?就算他被天子招去,與我為敵,我曹孟德又有何懼?”

“主公,”荀彧苦笑一聲,凝聲勸道,“主公之志向乃是助我大漢平定天下,又何苦與陛下交惡?不過……”他搖搖頭淡笑一聲,輕聲說道,“如此倒是叫劉玄德平白撿了個便宜……”

曹操聞言一樂,乃問眾人道,“你等覺得此人如何?守義且說此人能收則收,不能收,且殺之,否則後患無窮!”

“竟有此事?”郭嘉聞言一驚,心下暗思片刻,沉聲說道,“如此,便遵守義之策,若是此人有絲毫不對,斬之!”

“不可!”荀彧、荀攸急忙勸住,荀彧更是急色說道,“主公,劉玄德如今乃投主公,若是主公殺之,如何對天下人言?當是寒了天下人之心!”荀攸亦是點頭附和道,“劉玄德,舊日為一州刺史,如今乃投主公,就算是‘千金買馬骨’,亦要將此人留下,否則日後他方諸侯又有何人敢投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