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九死一生之計!(一)(第2/3頁)

“守義之言大善!”曹操頷首,疾筆寫了一封回信邀公孫瓚來日決戰,隨即喝來一名親衛說道,“你將此信送於公孫瓚大營!”

“諾!”那名護衛將曹操的信放入懷中,抱拳退出大帳。

期間郭嘉望了眼江哲,見他顧自猶在那沉思著,疑惑說道,“守義,你還在想什麽呢?”

“我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江哲遲疑地說道。

“哦?”聽江哲這麽一說,就連戲志才也來了興致,嬉笑著說道,“有何處不對?公孫瓚思一戰以定軍心,此事何其明白!”

江哲搖搖頭,皺眉說道,“關鍵是如今公孫瓚軍中士卒士氣低落,如何能戰?公孫瓚久經戰陣,豈會不明?”

“唔?”郭嘉聽罷江哲的話,倒也覺得江哲說的話有些道理。

“哈哈!”曹操見自己所倚重的三位謀士好似還在為公孫瓚的事而傷神,大笑說道,“三位何必如此,守義之言確實如此,然操觀公孫伯珪亦是無可奈何,只得出營與我等一戰,若是操身處其位,自也只能如此了!”

“哦,原來如此!”江哲點點頭,算是同意了曹操的解釋。

既然答應公孫瓚的求戰,那麽曹操自然也不會給公孫瓚留下半點的勝利機會,令夏侯惇為先鋒,親點兩萬士卒緩緩而赴身戰事,只留下夏侯淵、李典、樂進並一萬五千士卒把守營地。

此次曹操只帶了郭嘉隨軍,因為比之戰陣調度而言,郭嘉顯然是眾謀士的第一人,曹操當日得以在戰場上力破呂布,皆是郭嘉的功勞。

而江哲與戲志才,自然留守大營,為此曹操更是將自身佩劍交與江哲充當令箭,托江哲掌管大營,有肆意冒犯者,殺!

不過只看如今江哲的威望,有令箭與無令箭,區別當真不大,反正軍中的將士們如今都知曉了一件事,那就是只要主公曹操不在,那麽一切就聽江先生的吩咐,從兗州到冀州,一直如此!

中平二年九月十七日,公孫瓚引兵與曹操戰於界橋之北。

公孫瓚與兩位大將嚴綱、陳煥,引三萬兵馬猛攻曹軍霹靂車之所在高坡,時高坡之上已有幾十余架霹靂車。

曹操與郭嘉立於高處,指揮麾下將士與公孫瓚相鬥。

出乎曹操的意料之外,此次公孫瓚的攻擊極為猛烈,不光是其麾下眾位將軍不畏生死得廝殺,就連公孫瓚也親自上陣,搏殺了數回。

“公孫伯珪還當真不能小覷!”曹操望著戰場嘆了口氣,三萬士卒對陣三萬公孫瓚兵馬,竟是一時之間難分勝負,這令曹操心中很是不渝。

“主公莫急!”郭嘉細細看了一眼戰局,笑而說道,“公孫瓚麾下將士士氣低迷,於久戰不利,再過片刻,公孫瓚便會下令退兵,待整裝後再來復戰,不過嘛……若是他鳴金先退,我等不妨揮軍直去,斬公孫瓚於今日!”

曹操點點頭。

六萬人的廝殺場面何其壯觀,猶如兩股洪流沖擊在一處,濺起無邊的血色。

相比於曹操的將領,公孫瓚麾下的將軍明顯要遜一籌,曹仁、曹純、夏侯惇,三員將軍如猛虎入羊群一般,領著麾下將士奮勇拼殺,若有敢擋路的,皆一刀一槍殺了,直殺地公孫瓚麾下將士對他三人驚懼不已。

而公孫瓚部下大將嚴綱與陳煥便要遜色許多了,雖是仍在奮勇殺敵,但是卻始終沖不破曹軍的陣勢。

就如郭嘉所言,士氣低迷的公孫瓚軍士卒如何能久戰?沒過多久便有不少士卒做了逃兵。

而就在這時,公孫瓚大手一揮,身邊親衛竟是臨時做了督戰隊,那些膽敢翻身而退的士卒皆被公孫瓚親衛砍殺了。

公孫瓚環首四周,大喝著說道,“如今乃我等生死攸關之地,爾等還欲思退耶?若有人臨戰不前,我定斬不饒!與我殺!”

整整數百退卻的士卒皆被公孫瓚下令砍殺,隨後公孫瓚更是親自上前,與眾將士共同搏殺,倒也是長了幾分士氣。

“公孫伯珪倒也是心狠手辣之輩!”曹操冷笑著說道,“看來他是想在這裏與我等決戰了!可笑!”

隨即曹操喚過一名親衛,對他說道,“傳令與陣中三位將軍,讓他們給我殺進去,不管公孫瓚或生或死,皆無幹系,我只需要一個準信便可,給我殺!”

“諾!”親衛抱拳領命,隨即跨上一匹戰馬去了。

“唔?”忽然郭嘉臉上出現幾分迷惑,疑惑說道,“公孫瓚欲要增兵?此刻不思退反倒要增兵?莫非他當真在這邊與我等決一死戰不成?”

曹操聞聲望向戰場,只見公孫瓚營中湧出數千士卒,在其主公一聲號令之下趕赴戰場,一時之間曹軍的攻勢猛地一滯。

“彼能增兵,我方豈是不能耶?”曹操眼見自己麾下將士已漸漸向勝利靠近,沒想到公孫瓚不退不說,竟欲增兵,他就不怕麾下士卒皆死於此地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