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隨我再戰一陣(第5/6頁)

前線大軍,便是營寨都建了一日,只因十幾萬大軍的營寨,耗費的木頭都要砍光幾片林子。

鄭智也並不著急,只是慢慢安營寨紮、埋鍋造飯。與耶律大石對峙起來。

此番也由不得鄭智心急,心中知道要先想辦法把城外的耶律大石擊潰,否則攻城之時必然要出問題。即便大炮破開城門,所有士卒蜂擁而上,耶律大石必然引騎兵從後面或者側面沖擊。

契丹之軍,鄭智雖然還並未真正與之交過手。但是歷史明確有記載,契丹七千大軍,便把童貫十萬大軍打得丟盔棄甲。顯然這些契丹人都是精銳敢戰之士,不可小覷。

鄭智也是越發謹慎起來。心中也想起了嵬名仁明圍攻會州新城之敗,援軍必然要先除,才能安心攻城。即便攻城,只怕也不難麽簡單,就算城門洞開,這些契丹人只怕也會奮死一搏。

此時的契丹人正是眾志成城之時,還有耶律大石這麽一個統帥。與靈州黨項人的情況差了太多。

涿州城下,便是這般平靜了兩日,大戰之前的寧靜,天公作美,竟然一掃這一段時間的陰霾天氣,天空中出現了金黃的陽光,照在人身上格外的暖和。

鄭智深知,只要擊潰耶律大石,遼人在南方也就沒有了一戰之力,大軍便可長驅直入,直接圍攻燕京。攻破了燕京,整個燕雲十六州,基本就不在話下。遼國也就真正成為了歷史,再要面對的就是關外的女真人。

最好到哪個時候女真人還在關外,若是女真人入了居庸關,對於鄭智來說,事情也會變得復雜起來。

滄州清池城,幾個騎士帶著一隊健馬飛奔而入,直奔經略府去。

經略府門口一個老漢,正在曬著入冬以來難得的暖陽。見得一隊健馬直奔過來,連忙打起精神走到頭前。

馬背上的幾個騎士翻身下馬,險險栽倒在地,上前口中大喊:“快快請見鄭相公夫人。”

老漢聞言一愣,開口問道:“你們是何人?何以要見我家夫人?”

領頭之人左右看得老漢幾眼,忽然開口說道:“你是鄭相公身邊的老胡?我們見過多次了,我乃童太師身邊的護衛頭領吳澤。”

老胡聞言打量幾眼,倒是真想起來了,忙道:“快快裏面請,可是童太師有何吩咐。”

吳澤連忙跟著老胡往衙門裏進,口中說道:“事關重大,且見了夫人再說。”

老胡哪裏還敢怠慢,見得吳澤步伐踉蹌,連忙上前去扶,架著這個漢子直往內衙而去。顯然吳澤在快馬上連趕三四百裏路,已然也是吃不消。

待得老胡把吳澤架到內院,連忙又去喊徐氏出來。

吳澤見得徐氏,口中連忙說著事情,先說鄭智私自帶兵北上,然後說皇帝震怒,又說蔡京蔡攸從中作梗之類,最後便說蔡攸已然帶兵來滄州拿人。叫徐氏帶著家眷快快出門去躲避。

聽得徐氏面色慘白,口中卻是說得一句:“何以我家官人為國上陣,最後卻是落得這麽一個下場啊。東京的官家難道不知我家官人立下了多少功勞,即便犯了罪責,也該有個功過評說,大不了這經略相公不當了便是,何以要拿我等女眷去為難。”

徐氏雖然一介女流,沒想到此時聽得這麽大一個噩耗,竟然並未驚慌失措,反而有一份少有的冷靜。

老胡聞言已然震怒,聽得徐氏埋怨的話語,開口說道:“相公臨走之時吩咐我老胡照看府衙,此番豈能出走,待得相公回來了,我老胡何以交代。他媽的,那蔡攸帶了幾個軍漢,老子跟他拼了。這些狗官小人,見我家相公在遼國作戰,竟敢在背後構陷,老子此番非得給點顏色與那蔡攸瞧瞧。”

吳澤聞言一愣,看了看老胡,開口又道:“老胡,好漢不吃眼前虧,你便聽我家太師的,感覺帶著夫人先找個地方躲避一下,待得鄭相公班師凱旋了,再來分說。”

老胡似乎聽不進一般,只道:“你只需告訴我蔡攸帶了多少人來。”

吳澤聽言,搖了搖頭,開口道:“雄州與河間府的留守人馬,超不過千余。”

老胡聞言,面色一獰,開口道:“吳護衛,你且帶人先走,經略府之事你不需多管。老胡在此拜謝你來報信的大恩,來日待我家相公回來,必有厚報。”

“老胡,你便聽我一言,趕緊走吧,滄州哪裏還有人馬與蔡攸對抗,千萬不要把鄭相公陷於為難的境地。你一走,我隨後就走。”吳澤還想勸解。卻是也知道自己不能在這滄州被人認出來了。

“誰說滄州沒有人馬?我老胡麾下還有兩百多個老漢,雖然多是斷手斷腳之人,卻也不是好拿捏的,待我打開府庫,披掛打馬,且看看蔡攸狗賊有幾條命。你先走便是,往滄北去,不要讓人認出來了,以免害了童太師。”老胡心中堅定,更是知道自己這一走,鄭智在滄州這幾年的經營立馬成了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