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

城內開始喊降,效果不出鄭智所料,果然極為奏效。黨項軍將,戰鬥意志早在攻城之前就有松動,顯然是在往利杞死的時候留下的導火索。

城墻突然垮塌,更是給了這些軍將內心重重一擊。

再到此時,嵬名仁明要逃跑,軍心已然大亂。

面對四面八方無情無盡的宋人鐵甲,越是在前方禦敵的黨項人,心中越是崩潰。一片一片的死亡,在這個時刻帶來的是無盡絕望。失去了支撐內心的力量,失去了對於獲勝的憧憬,意志也就消散而去。一個人能從容的面對死亡,意志便是主要的作用,若是意志消散而去,求生的欲望自然就會占據上風。

投降不殺這句話語,此時喊起來,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就如救命稻草一般。身份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作出投降的舉動。

而那些童子軍,懵懂年歲,十多歲出頭,反而越發堅定。對於一個十歲出頭的孩子來說,在這種情況下面對死亡,似乎比成年人、比身份高貴的人少了幾分畏懼。

懵懂無知,無知無畏,此話不假。

武松握著一柄大刀站在頭前,面前七八個漢子都跪倒在地,兵刃也扔在了一旁,唯有兩個青澀少年,嘴角上連絨毛都沒有長出來的孩子,竟然拿著長刀直往武松沖了上來。

武松微一眨眼,牙關緊咬,上前左右兩刀,兩個孩童已經飛出去五六步遠,五臟腸胃從身前直接湧了出來。

這種慘烈,便是武松內心也有些觸動,奈何戰陣之上,人與禽獸的差別太小。手中的刀似乎不需要人的大腦控制一般,順手而出,便是兩條生命。

有人跪地,也有人回頭往人群裏面鉆去。

拼命往前鉆,手腳並用扒拉著擋路的同胞,一點點縫隙也想拼命往前擠。

更有人心狠手辣,擠不過人群,手中的兵刃竟然可以直接往前刺去,似乎面前擋路的同胞是敵人一般。

往前擠的動力不外乎既想活命,又不想做了宋人的俘虜。似乎擠過人群便能隨著嵬名仁明逃出生天。

奈何一切都是徒勞,幾萬人擠在一處,個個爭先恐後想要活命,想要逃出生天。世界上哪有這麽好的事情,哪裏有人願意在這個時候讓路給別人。

嵬名仁明身邊幾百親兵,幾十人在頭前挖掘著城門,其他人皆轉過頭不斷堵著往前湧來的人馬,不論如何努力,圈子也是越縮越小。

“殺,再有後退者殺之!”嵬名仁明大聲呼喊,再這麽往城門處擠,待得人群堵滿城門,哪裏還有余地去挖掘門洞,便是門洞之內挖出來的土石都沒有空地去放了。

殺自然是簡單,但是殺人又哪裏阻擋得住人群往前湧動的趨勢。即便頭前的人不想往前去,不願被殺,但是身後還有無數人再往前,如何止得住。

如此混亂的場面,敵人也來殺,自己人也來殺。可悲可嘆可恨。

這種事情便是在歷史中的大宋朝也是發生過的,金人南下,徽宗趙佶連忙把皇位傳給兒子趙桓,叫兒子守衛汴梁,自己帶著童貫與一萬在西北新招募的勝捷軍南逃。渡河之時,臨時搭建起的浮橋上人潮源源不絕。

童貫也是這般在橋頭下令,直接射殺渡河之人,連殺一百多人才止住浮橋上的人潮。亦是可悲可嘆可恨。

世人皆言童貫可恨,亦不知是童貫之命還是徽宗之命。

史書關於童貫的記載,既說童貫在西北,見聖旨命令退軍,卻把聖旨藏在馬靴之內,帶兵與西夏大戰而勝。又說童貫貪生怕死,金人南下棄城而逃。既說童貫貪財無度,又說童貫平定方臘有功。

歷史於人,褒貶如此,實在難以捉摸原委。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童貫其人,乃中國歷史上極為少見的封王太監,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掌管兵權二十多年的太監。

北宋滅國,人人都有責任。權傾一時者,後世評之,人人為賊,全部都是奸臣。史書之中,徽宗一朝,掌大權者,皆為賊也。

另附《宋史》評價:“貫握兵二十年,權傾一時,奔走期會過於制敕。嘗有論其過者,詔方劭往察,劭一動一息,貫悉偵得之,先密以白,且陷以他事,劭反得罪,逐死。貫狀魁梧,偉觀視,頤下生須十數,皮骨勁如鐵,不類閹人。有度量,能疏財。後宮自妃嬪以下皆獻餉結內,左右婦寺譽言日聞。寵煽翕赫,庭戶雜遝成市,嶽牧、輔弼多出其門,廝養、仆圉官諸使者至數百輩。窮奸稔禍,流毒四海,雖菹醢不償責也。”

童貫掌管兵權二十年,權傾一時,做了不法的事情,被人舉報,派去調查的人後來竟然先獲罪。童貫生得高大威猛,有胡須,不像閹人。有容人的大氣量,也能仗義疏財。還用錢結好後宮嬪妃,後宮之中經常誇獎童貫。擅長籠絡人心,門庭若市,養的下人小廝與小官小吏有幾百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