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眾卿可有破敵之策?

等鄭智再入江寧之時,整個江寧城萬人空巷,城門內外夾道而迎。

王漢之更是帶左右文武出城幾裏來迎接。

自從方臘造反到如今,江南兩浙從來未有過勝利,各地州縣沒有一座城池能擋住賊軍兵峰。

如今鄭智陡然大勝,兩戰下來,斬敵八千余,俘虜兩千多,擊潰賊軍先鋒大軍兩萬余人。都是實打實的數字,王漢之甚至親自參與善後工作,督導各地官員組織人手掩埋屍體,以防瘟疫。

江南如此富庶之地,硬生生被趙佶的花石綱引出大亂。鄭智雖然上陣廝殺毫無顧忌,卻是回頭再看滿地屍體,心中不免有些觸動。

這樣的勝利,似乎並不能給鄭智帶來多少喜悅,要說賊兵該不該殺,大多也是該殺的,即便許多本是受害者,卻是也大多做下了更多的惡事,方七佛北伐的先鋒部隊,罪惡更多。

兵災自古如此!兵過如梳,也是這個道理。

但是這場兵災的原因卻是人為造成的,皇帝趙佶便要負首要的責任。這樣的戰爭,鄭智內心其實是有些抗拒的,但是上陣之後,仇恨終歸還是會有,就如鄭智臥室門口那兩個親兵護衛,橫死當場,不由得鄭智心中不起仇恨。

仗還要打,方臘自然也要滅。但是左右怎麽去想,終歸還是有些憋屈。這場大戰與西夏之戰,本身就有根本上的區別。

賊軍退了,江寧府保住了,江寧府的百姓自然是歡天喜地。這也就是這一戰的意義了。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在西北遇見過。在這江寧城又遇見了,這種場面總能給上陣的士卒帶來一份榮譽。

等到軍漢們再入江寧府,江寧府外的軍營與校場都被修整個幹幹凈凈。軍漢們也有了一個比較舒適的駐軍之所。

王漢之把鄭智迎入府衙,酒席早已準備好。

本地官員二三十人,鄭智麾下軍將二三十人,把這衙門大堂做得滿滿當當。

酒宴之上客套寒暄的過程大同小異,華夏自古如此,南北皆是這麽一個習俗。

幾輪酒過,主座之上的鄭智開口問旁邊的王漢之道:“王相公,江寧府內的禁軍抽調的情況如何了?”

王漢之聽言,面色稍微有些尷尬,答道:“鄭相公,各縣的軍令都下達了,也都到江寧城來點校了,只是……”

鄭智也知江南軍備肯定也是極為懈怠的,不在意問道:“王相公直說便是。”

“只是人數太少了點,千余人馬,難當重用啊!”王漢之話語說得比較含蓄,千余人自然是太少,這個難當重用才是主要表達的意思。

鄭智也懶得去想,只道:“如此便即刻派到高淳駐防,千余人倒也不少,高淳城小,勉強可守。”

鄭智並非不知這江寧禁軍無用,卻是也知道方臘的士卒也不過爾爾。禁軍缺的其實是信念,貪生怕死這個詞也是極為貼切的。看得賊兵眾多,未戰先怯的心理才是這些人逃跑的原因。

但是如今到得鄭智接管江寧防務,就不由得這些人敢輕易逃跑了,高淳還留有幾十號西軍漢子,便是要督軍作戰的。何人敢言一個逃字,人頭便馬上掛在高淳城頭,與溧水知縣、都頭的人頭作伴。

王漢之聽言點了點頭,似想起了什麽,說道:“鄭相公用兵如神,老夫也就不多參與了,一應軍務鄭相公吩咐就是。今日上午半晌,北邊還來了七八百號士卒,說是從亳州來的援軍,領兵的名叫韓遷,安排在北城外的空地紮營了,鄭相公也可拿來差遣一二。”

“哦,此人我認識,便是亳州兵馬都統制,大概是接了樞密院軍令,趕來江寧支援的。便一並排到高淳駐防,如此高淳有近兩千守軍,賊軍輕易也攻之不得。”鄭智自然知道這是怎麽回事,發往樞密院調亳州兵馬的也是鄭智自己。

王漢之聽言,心中越發安定了許多,鄭智話語極為有底氣,王漢之自然就有底氣。如今江寧無憂便是王漢之最大的欣喜,只要江寧不收兵災,王漢之當了一輩子的官,也算得保晚節,善始善終。

卻是王漢之不知道,方臘事後,王漢之還有功得賞。榮升龍圖閣直學士,龍圖閣其實就是皇家圖書館,在這士大夫至上的大宋,皇家圖書館學士,自然是對官員很大的褒獎。

包拯便有這麽一個頭銜,包龍圖。這龍圖也就是龍圖閣學士的意思,對於讀書之人,受人稱一聲學士,也是莫大的榮耀。比如三蘇學士,老蘇學士蘇洵,大蘇學士蘇軾,小蘇學士蘇轍。

一門三學士稱號,老蘇倒是沾了兩個兒子的光。唐宋八大家,這父子三人就占了三個名額,實在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跡。那個時代的大宋,也真正是文風鼎盛,安居樂業。

範仲淹、歐陽修、王安石與三蘇雖然年齡上下差距很大,但都算得上是同時代之人,其中也包括包拯與司馬光、曾鞏。這幾人的生活互相都還有著或多或少的交集。那個年代的大宋朝,才堪稱文風鼎盛,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