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宋前後三百年出頭,文人骨氣,不出李綱、文天祥之輩。

中國的英雄,大多數都帶有悲劇色彩。

鄭智看著已然喝醉的李綱,趴在桌子上,口中還有呢喃。鄭智對於李綱的看重,就在那一句:一切罷和議。

剛剛卻是還知道,李綱在國子監進學的時候,監生第一名!

李綱是那不折不扣的文人,文人中頂尖的人物。也貫徹了古往今來詩書經典之中忠義的精髓。

第二日大早,鄭智啟程往清池,李綱座下健馬相送。

鄭智頻頻回頭去看李綱,不時加快一些馬速,李綱都能跟上,鄭智心中也有幾分驚訝,李綱當真與這個世界所有的讀書人都不一樣。便是與周克文也有不一樣。

周克文算是讀書人中的君子,父親出考題,周克文便避嫌不考,寧願再等三年,有宋一朝,科舉本是一年一考,隨後一年兩年都有,到得英宗之後,便定妥下來三年一考。大宋到了如今,早已經是關系人情的社會,還能做到這個份上,周克文已然就得是君子清流。

李綱在鄭智心中,則是進步青年。如今李綱認識了鄭智,能進步到什麽地步,也看鄭智如何引導。

“伯紀,你這騎術不差啊,這般速度你都跟得上!”鄭智慢慢停下馬步,回頭與李綱說道,自然也是誇獎。大宋文人,李綱已然就是一個異類。異到以後會招所有文人集團的排擠。

“哈哈……這黨項馬著實純良,習練起來也順手,再過得些時日,必然能隨諸位任意馳騁。”李綱顯然也知道鄭智還是在照顧自己,沒有真的縱馬狂奔。

鄭智勒轉馬頭,與李綱說道:“伯紀,你也是公務繁忙,今日便送到此處,來日清池再聚,臨別再送你一份禮物。”

李綱聽言自然欣喜,卻是也有些疑惑,左右看了看也沒有發現鄭智帶了什麽東西,問道:“相公,什麽好東西?”

鄭智看得李綱如此不客氣,哈哈一笑,轉頭從馬背之上拿出一物遞了過去,說道:“這把弩,跟了我三年,能射百步,精準非常,皮甲輕松洞穿,幾十步外鐵甲也能射破,今日送與你,來日戰場同走一遭如何?”

李綱伸手接過弩弓,摸了摸光滑的弩臂,弩臂已然不是木頭的顏色,略微有些發黑。看得這柄硬弩,李綱左右把玩了幾下,開口笑道:“多謝好禮,來日我便持此弩隨相公上陣,也親手殺幾個蠻虜,人生快事!哈哈……”

“好,今日別過,來日再會李知府!”鄭智打馬回頭,也是一句調笑。

李綱拱手,目送鄭智打馬走遠,才慢慢回頭。

……

清池縣內,燕青連趕兩夜,回到城內,與武松匯合之後,便按照鄭智的吩咐開始監視朱仝。

朱仝大多時候都在知府衙門裏並不出門,出門便是帶著一個小衙內在這街市上玩耍。這小衙內自然就是滄州吳知府的兒子,對於這份差事,朱仝倒是也樂在其中,人與人的交際,從來都是爾虞我詐,朱仝經過這一番苦難之後,每天陪著一個孩子,反而自得其樂起來,也是難得的舒服日子。

若是就這般下去,沒有其他左右的事情,朱仝這一輩子大概也就是跟著吳懂了,做一個護院的頭領或者管家之類的差事。吳懂也有些門路,官運應該不會太差,朱仝應該也是能有一個安穩的生活,平常也是逍遙自在,大致也不會受多少旁人鳥氣。也許比個縣城的都頭更加受人尊敬。

至於以後老了,這朱仝從小帶到大的小衙內,自然更會對朱仝尊敬幾分。也會有朱仝一個不錯的晚年。

今日到得傍晚,吃罷晚飯,朱仝照例帶著吳家小衙內出門逛一下。

帶得幾貫錢,出得衙門後門,小衙內被朱仝架在脖子上,這小孩倒是十分乖巧,與朱仝極為合得來,在朱仝肩膀上也不亂動,時不時問問這是什麽,那是什麽。

朱仝也笑著一一回答,心中也在想,過得些時日,安穩一些,便把鄆城的家人也接過來,如此也算是回歸了安穩的日子,這一輩子也就這麽過去了。

“朱伯,往那邊,那邊有人賣藝呢。”小衙內看得街道遠處有些不少人圍作一團,哪裏還會沒有興趣。

“嗯,就往那邊去,許是有人賣藝,胸口碎大石之類的,熱鬧得緊呢。”朱仝也知道滄州如今是個什麽模樣。就是連賣藝的都不能耍刀槍,只能耍棍棒,滄州已然就不準帶兵器的江湖人走動了,胸口碎大石之類的還是可以表演。

朱仝扛著小衙內湊到人群裏去,果真是賣藝的,拳腳棍棒,胸口碎大石則是壓軸的戲碼。賣藝的倒是不算江湖綠林人,也是底層的營生。

一番拳腳棍棒,小衙內自然鼓掌叫好,還叫朱仝給錢。朱仝倒是沒有覺得哪裏好,真假把式,朱仝一眼也就看穿了,倒也算是花哨得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