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一個結束的開始(第4/12頁)

“蜚先生說今夜風寒露重,請陛下早點回宮中休息。”王越伸手做了個請的手勢。

劉平看了他一眼,邁開大步,朝著烏巢城中心的府衙走去。王越忽然發現鄧展也緊緊跟在劉平身後,細一端詳,不由得大為意外。

“你不是那個……”王越回憶了一下,“……跟王服比劍的曹家將軍麽?”

“不錯。”鄧展對他可是沒什麽好臉色。

“想不到你也投到這邊來了——哼,我弟弟的死你既然也有份兒,可不能就這麽算了。”王越眼神閃過一絲寒芒,握緊劍柄。他可不管這人如今是天子護衛還是曹家叛臣,只要有份殺王服的,除了唐姬以外統統都要死。

鄧展卻是波瀾不驚:“要報仇,也要過了今晚再說。”他轉身跟上劉平的步伐,把背部毫無防備地亮出來,似乎對王越的威脅毫不在意。

“也好,曹氏的血賬,今晚要還的可不少呢。”王越舔了舔嘴唇,意猶未盡地嘖了嘖嘴,也跟了上去。

就在這時,烏巢外圍的夜色之中,突然響起一聲夜梟啼哭。三人同時停步,擡頭望去,表情不一。這夜梟的啼聲不大,但在這萬籟俱寂的夜裏,卻是格外清楚。

張繡握緊了韁繩,表情僵硬,只有胯下的馬匹能感覺到主人的雙腿在微微顫抖。在他的面前,是一支三十余人的袁軍小隊,為首的隊長正一臉狐疑地盯著張繡和他身後的軍隊。

他們剛一走出濕地,就迎頭撞上了這支袁軍小隊。好在奇襲部隊事先都換了袁軍的服飾,不至於立刻暴露,但這次意外遭遇還是讓包括張繡在內的士兵緊張萬分。以他們的戰力,消滅這三十多人不成問題。問題是,只要有一個人及時發出警告,整個襲擊計劃就會告吹。

張繡正在心裏盤算該如何蒙混過關,楊修忽然壓低嗓音說了一句:“交給我吧。”然後驅馬向前,朗聲道:“你們是哪部分的?”

隊長沒料到對方先發制人,先是一愣,隨即抱拳答道:“我們是高覽將軍麾下。”

“口令呢?”楊修嚴厲地問道。

隊長為難地摘了頭盔:“下官剛從黎陽出發,還未入營交接口令。”

楊修冷冷道:“沒有口令,我怎麽知道你們不是曹軍細作?”隊長一聽大急:“我等確實不是,這裏有高覽將軍的令牌。”說完他急忙從懷裏拿出一塊憑信,楊修接過去,卻不還給他:“高覽將軍防區不在這一帶,你們到這裏來做什麽?”

此時隊長哪裏還顧得上質疑張繡,手忙腳亂地解釋道:“因為軍情緊急,我們是連夜行軍,沒想到中途迷路了——絕不是曹軍的細作!真的!”

原來他們不是本地巡哨,而是迷路的遊軍。張繡大大地松了一口氣,贊賞地看了楊修一眼。這小子膽量不小,先聲奪人詐賭一博,一下子就詐出了對方的底細。看來楊修和賈詡風格大不相同,前者只要看到一點機會,就會大著膽子去下注,比起風燭殘年的賈詡更有活力。

楊修又跟那個隊長交談了幾句,以“軍情未明”為名,強迫他們跟隨自己行動。那名隊長樂得有人認識方向把他帶出去,不虞有詐,就答應下來。於是,這三十幾人被編入了隊伍的前列,一起行動,至於高覽將軍的令牌,則被楊修拿在手裏,沒有歸還。

這支袁、曹混雜的部隊在沿途先後碰到兩次遊哨,楊修拿出令牌,順利蒙混過關。遊哨以為他們都是高覽麾下,隊長卻以為楊修是為了給他證實身份,大為感激。這支意外闖入的袁軍反成了奇襲部隊的護身符,一路平安無事地突破了袁軍的外圍巡哨圈,深入到腹地。

就這樣走了大約一個時辰,張繡發現腳下的路變得平坦起來。恰好這時天上的雲層變得單薄了一些,有微弱的月光透射下來。張繡隱約看到遠處有一座高大的黑影,腳下的道路一直延伸過去。

那裏應該就是烏巢城了。

烏巢城的城頭星星點點,豎著許多火把,在黑暗中宛如燈塔一般。但火把根本不移動,說明守軍沒有任何警覺。張繡大為興奮,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接下來的就是混入城內幹掉毫無準備的守軍、焚盡糧草輜重而已了。

張繡剛要發出命令,楊修目光忽然一凜,把他要擡高的手又按了下去。張繡不明白他是什麽意思,楊修做了個安心的手勢,然後把令牌扔給隊長:“前面就是烏巢城了,你們可以進去歇息,我們就送到這裏了。”

“多謝多謝!”隊長滿是感激。

“對了,烏巢的守備非常森嚴,你們是外來的又不知口令,盤問起來會很麻煩。一會城頭有人問起,你們就索性說是趕來加強烏巢守備的,也省點唇舌,早點歇息。”

“好,好。”

隊長揣好令牌,興高采烈地呼喊自己的部下朝烏巢趕去。楊修讓張繡全軍尾隨其後,但保持一定距離,走到距離城邊四百步的地方,就不要靠近了。那是守軍在黑暗中目視的最遠距離。然後他和張繡尋了一處丘陵的頂端,朝烏巢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