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議和(二)(第2/2頁)

“說得好!”元好問起身道:“縱然蒙古軍是什麽原因,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內政,崔立、蒲察官奴的造反,流民何止千千萬,再者秋收在即,這倒不是耶律楚材言語擠兌,確實不宜動兵,況且,大名府一戰,我們也沒有能力將其一舉擊潰,再等幾個月,我們擊敗其的把握必然大增。”

李思業一怔,旋而大喜:“可是新式火銃有眉目了?”當前火銃裝藥時間長,準確性也差,射程也不理想,好在有三段射能稍微彌補,故在火銃問世的同時,李思業便命令火器局立即研制能自動點火,增加銃長,且從後裝藥、能抗高膛壓的新式火銃,實際上便是火繩槍。

不料元好問卻搖搖頭道:“我昨日接到的消息是百虎箭已經研制成功,開始批量生產,新式火銃尚在研制中。”

說著他向李思業遞了個眼色,李思業會意,此時完顏阿虎在,有些話尚不能說。

待會議散後,元好問方才低聲道:“主公當務之急,是要找借口完全控制住金國軍政,戰爭是最好的理由,仗打得太快,借口也就沒有了,這次耶律楚材拋出的議和正是時候,正好給主公以戰略部署的時間,逐步將金國各地控制住,機不可失,應以議和為上!”

‘有備制人,無備制於人’元好問之言說到了點子上,且不說控制金國軍政,就是真和蒙古決戰,他也尚未準備充分,無論兵力部署,軍事物資配備,都未到位,才導致大名府一戰的損失慘重。

“如此,我們也不必定什麽和約,只簽個停戰協議,只要形勢需要,可隨時投入戰鬥,主動權豈不在我的手上,再者,也可給天下一個交代。”

“停戰協議?”元好問突然無語,這無疑是個極高明的策略,戰不戰的主動權都在自己手上,自己卻沒有想到,他瞥了一眼李思業,眼中閃出一絲敬佩之色。

“主公那枚戒指……”和所有人一樣,元好問也為那只神秘的戒指所迷茫,猶豫片刻他還是忍不住問出。

李思業把左手舉起,血紅的戒指在燈光下閃爍著淡淡的光暈。

“這我是家傳之物,來自李唐時代,曾被窩闊台所得,本以為無望,不料它又回到了我的手中,我不知是命運造化還是歷史的必然。”李思業淡然一笑,便將戒指的淵源簡單告訴了元好問。

“王者之戒!”元好問突然意味深長道:“或許它的出現將預示著什麽吧!”

李思業搖搖頭,這枚戒指又勾出他深藏心底的鄉情,隨手推開窗戶,秋夜涼風撲面而來,一輪明月高懸夜空,灑著清輝,時值白露,李思業凝望南方,故國正晚秋,不知何年何月才有返鄉之日。

卻正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