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琉求試航(下)(第2/2頁)

宋大有不好意思笑道:“士兵們除了操練就是幹農活,俺怕時間久了,影響大家的士氣,就想出這個辦法,每年一次,給大夥兒提提勁。”他突然又想到一事,便笑道:“正好,射箭的第一名馬上就要出來了,請軍師給他頒獎,可好?”

“你倒是會抓壯丁”李思業笑笑,他見東面有一大空地,已用石塊砌出幾十個堡壘,驚喜道:“那便是我要求建的炮台嗎?”

“是!已經建好。”

不等宋大有再說,李思業已經急步走向炮台。

炮台是用長青條石砌成,中間用石灰、細沙和糯米化開後粘合,雖不比水泥,但以這種方式砌成的城墻,至今仍在不少地方保存,可見也是十分堅固。

炮台上架的便是阿老瓦丁發明的回回炮,這是一種巨大的拋石機,可投巨石或震天雷,最遠射程達二千步,若同時發射,可將港區海面完全封鎖,任何進攻之船都能砸為齏粉。回回炮平時放置在炮台背後的倉庫內,若有戰事,可很快推上炮台發射。

但李思業想要的,卻是青銅大炮的炮台,為了早日研究出火銃和青銅炮,李思業在年初就專門成立了火器研制局,匯聚最好的鑄造及火藥工匠,分成幾個小組,投入重金進行日夜不停的研制,並言率先研制而成者給與十萬貫錢的獎勵。

“軍師,射箭比賽可能已經結束。”宋大有在一旁苦笑道,打斷了李思業的思路。

李思業哈哈一笑:“是了,我想得太遠,竟把眼前的事給忘了。”

射箭比賽場地就設在軍營內,分固定射、移動射、騎射三個步驟,累計得分最高為冠。軍營內早人山人海,除了士兵,還有上萬來看熱鬧的百姓,這只有這三天,百姓才可以任意進出軍營,更有數十名得高望重的長者坐在前排,以示尊榮,這比武大會也是軍民同慶的大會,地方民團也可以選出代表參賽,二天前舉重比賽的頭名,便是一民團大漢,其人以舉起四百斤重的石鎖奪冠。

射箭比賽已經進行到最後一輪,此時出陣的是一名校尉,在前兩輪的固定射和移動射比賽中,他得分排在第二,和第一名相差無幾,適才排在他前面的人已經射過,控馬技術不佳,三箭中脫靶一箭,已失去機會,而這名校尉若三箭都中,那頭名非他莫屬。

只見他輕催戰馬,戰馬飛奔而出,越來越快,這時目標已經出現,百步外,也是一個移動的稻草人,戰馬與稻草人相交的瞬間,便是射箭的最佳良機,只有一次機會,要射出三箭,難度極大。

這時校尉的戰馬已經和稻草人的正面成一條直線,只見他他拈出三支箭,張弓似滿月,手微松,刷地一箭,如流星般射出,正釘死在稻草人的咽喉上,箭尾尚在晃動,第二支、第三支箭也已經脫弓而出,戰馬跑遠,但賽場外卻歡聲如雷,這兩支箭竟同時射中它的頭部,三箭都是上上之分,不用說,此校尉已經奪取射箭比賽的頭名。

“好箭法!”營門處傳來一陣鼓掌聲,聲音不大,卻震懾了整個軍營,士兵們安靜下來,接著發生一陣騷動,許多人站起身來,朝營門處望去,校尉也撥轉馬頭,卻見身後不遠處立了一群騎馬之人,琉求主將宋大有陪著一名穿白色便服的男子,那男子正用贊賞的目光看著他,校尉心中突然一陣猛跳,他是認識的,來人竟是山東振威軍的最高統帥李思業。

校尉急甩鐙下馬,跑上前去左膝跪下道:“蒼龍衛弩兵三營第五都校尉張百勝參見大將軍!”

“不錯!箭法不錯。”李思業下馬扶起他,上下打量一下回頭對宋大有笑道:“我軍中藏龍臥虎,虧你想出這個法子,否則真埋沒了。”

說罷拉著校尉的手腕,大步向主席台走去,那校尉大窘,卻抽不出手來,只得跟了李思業。這時,整個軍營都歡呼起來,主公親來琉求視察,對他們這些駐紮海外官兵是何等振奮,一群老者早得了指點,擁上前給李思業見禮,軍士告訴他們,自己的主公不喜歡人跪拜,只長輯便可。

“這些都是琉求百姓中的長者,頗有名望。”宋大有急上前給李思業介紹道。

李思業這才放了那校尉的手,拱拱手回禮道:“各位鄉親,這琉求可住得習慣?”

一群老人圍著他,七嘴八舌道:“大將軍不僅給我們免一切稅賦,甚至每月還白送油鹽,這等景況,幾乎可追堯舜了。”

李思業心中暗道:“堯舜時倒是一切免費,不過是要吃生肉,你們可願去麽?”心中這樣想,嘴上卻呵呵笑道:“過獎了,琉求人口稀少,送一些柴米油鹽倒也無妨,不過人口若是漲了,我也會負擔不起,各位安坐,我去給兒郎們說幾句。”

後面的一句話讓這些老者面面相視,皆在想,回去是不是需要寫個萬民書,上呈這位大將軍,禁止宋人移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