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發行報紙(上)(第2/2頁)

元好問松了口氣,他點點頭道:“我想也是!”又從裏面翻出一份畫有紅圈的報告微微一笑道:“這裏有你那位可愛的蕭將軍的批注和簽名,竟然是派武林高手潛進書房竊了證據,以後我可得小心了。”

李思業老臉一紅,暗罵蕭進忠不當心,被這老儒抓住了辮子,卻不知這件事是蕭進忠的得意之筆,故意寫上向李思業表功的,不料主公不檢討自己的粗心,反而把責任推給屬下。

元好問嘴上說笑,心裏卻並不在意這些特務機關,歷朝歷代,哪個皇帝沒有窺私的癖好,這山東處於金、宋兩國的夾縫中,若沒有設置,自己反倒要勸勸他了。

顯然是滿意李思業沒有對他隱瞞,元好問小心地把材料放進一只鐵皮箱,又找來一把銅鎖鎖上,這才笑笑道:“說吧!你找我有何事?”

李思業見他不追問特務營之事,這才放心下來,笑道:“今兒我逛了一圈學習班,竟生了一個念頭……”

他便把下午視察學習班以及辦報的思路一一告訴了元好問,最後道:“我覺得報紙最關鍵是要吸引底層的民眾,報價固然是一方面,但通俗易懂兼實用才是最要緊的,否則只會被用來擦屁股。”

一口氣說了這麽多,李思業緊緊盯著元好問,臉頰漲得通紅,那神情,仿佛是一個剛考完試的學童,等待先生的評卷,他真能同意自己的辦報思路嗎?

幾個月的相處,元好問已漸漸開始了解這個年輕的主公,他的思想與眾不同,甚至有些格格不入這個時代,但如果仔細揣摩,就會慢慢發現他的脈路,他並不砸碎舊的東西,而是去試圖改良它,在儒學與雜家、在漢統與異族、在百姓與官紳,在種種矛盾與對立中尋求融合,試圖建立一個物盡其用、人盡其所的社會,這不就是士大夫們追求了千百年的大同社會嗎?

他突然心搖神往,一股熱流從他心中淌過,這是一個值得他鞠躬盡瘁的主公,元好問沒有回答,只低頭整理桌子,以掩飾他內心的激蕩。

李思業一陣失望,以為他不贊成自已的想法,心中嘆一口氣,暗道:“這也難怪,嚴肅正統的官報從來就不對底層百姓,何況還被自己改得面目全非。”

於是,意興蕭索道:“先生如果不同意就算了,實在不行,咱們就先按老傳統辦張邸報吧!”

元好問擡起頭來,眼中熠熠閃著光芒,笑道:“誰說我不同意了?數百萬宋人為利而來山東,歸屬感並不強,倘若一旦爆發戰爭,這些宋人大半都會拍屁股跑回宋國,斷不會拿刀上陣替主公效死賣命,我這兩天就在想,除了用土地來維系他們的共同利益外,這精神上的歸屬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可巧,主公就提到這辦報之事,這確實是個好法子,天天看報,日子久了自然就把自己當作山東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