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三十三章 智取宜昌(第2/3頁)

“哪個王將軍?”

“就是新任夷陵將軍王義。”

“狗娘養的夷陵將軍!”

馬陵低聲咒罵,無奈,他只得起身,旁邊小妾卻拉住了他,“將軍,不再多睡一會兒了?”

馬陵心中雖然惱火,但也不得不起床,畢竟王義是他的上司,李孝恭治軍極嚴,如果他以下犯上,被李孝恭知道,非宰了他不可,馬陵嘆了口氣道:“來了一個夷陵將軍,得去見見。”

他穿好衣服,走到外間開門問道:“信使在哪裏?”

幾名親兵將信使帶了上來,信使單膝跪下行禮,“參見馬將軍!”

馬陵見他約四十余歲了,一口夷陵話,便問:“你是哪裏人?擔任何職?”

這名信使自然就是那個老兵,從軍近二十年,早混成了兵油子,略略訓練一下,便像模像樣,“在下吳平,夷陵縣人,現在王將軍麾下出任校尉,奉王將軍之令給馬將軍送信。”

說完,他從懷裏取出一封信呈給馬陵,這封信倒是真的,是清晨隋軍斥候截獲的信件,是王義寫給宜昌守將馬陵的親筆信,信中意思是說,他的軍隊將駐守夷陵縣,讓馬陵去夷陵縣見他,或者他來宜昌縣視察,語氣很客氣,充滿了虛偽。

馬陵粗略識幾個字,大致看懂了信的意思,頓時長長松了口氣,王義駐紮夷陵縣就好,又問道:“王將軍現在到哪裏了?”

“回稟將軍,王將軍現在已經進駐夷陵縣,他有點感恙,就不能來宜昌縣視察了,特派周副將前來視察,已經在路上了,馬上就到宜昌縣。”

馬陵不認識什麽周副將,不過李孝恭手下戰將數百人,他不認識之人多得去,他沒有放在心上,但半夜來視察卻讓他不高興,他眉頭一皺,“這麽急趕來做什麽?”

信使苦笑一聲,“荊王規定了報告時間,我們路上耽誤了一點時間,再不報告就來不及了,馬將軍也知道荊王殿下的脾氣,那可不能含糊。”

這倒也是,李孝恭一向軍令嚴厲,說一不二,馬陵理解了王義的難處,便點點頭,“到城頭等候去。”

……

時間快到四更時分時,遠方棧道上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黑暗中人影簇簇,這是有軍隊來了,城頭上馬陵正等得不耐煩,遠處傳來腳步聲頓時令他精神一振,喝令道:“再點火把!”

城頭上又點燃了數十根火把,將火光照得更遠,不多時,一支千余人的唐軍出現了,為首一員大將,身材魁梧,濃眉深目,相貌堂堂,正是王君廓的副將周文驄。

周文驄最早是幽州軍的一名校尉,大業九年跟隨楊元慶去了豐州,現已積功升為亞將,爵封永平縣侯,因為王君廓在太行山為盜匪時名氣很大,擔心這個馬陵認識,所以由周文驄出面,冒充副將。

石階上一名唐軍士兵已等候多時,他飛奔上前,施禮問道:“請問,可是周副將軍?”

“正是!”

周文驄冷冷答應一聲,取出令箭交給士兵,士兵上前就是來要令箭,這倒不是馬陵謹慎,而是李孝恭定下的軍規,令牒合一方可入城,牒就是官方文牒,由行台兵部簽發,並蓋有行台總管李孝恭的大印,一般會事先通知出任地方。

王義將出任夷陵將軍的行台牒文早在兩天前便傳遍了夷陵郡各縣及軍堡,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核對令箭,令箭是李孝恭頒發,為銀質令箭,各地都有圖樣。

士兵將令箭通過籠車傳上城頭,城頭上軍士取出令箭交給了馬陵,馬陵面無表情地接過令箭仔細看了看,令箭沒有問題,下方刻有編號,是第十四號令箭,和牒文上一致。

馬陵又深深看了一眼周文驄,這個周副將他不認識,不過看起來像北方人,此時,旁邊信使老兵的心緊張得快要跳出來了,他唯恐馬陵看出破綻,但馬陵卻一擺手,“開城門!”

城門轟隆隆地打開了,馬陵迎出城來,滿臉堆笑抱拳道:“讓周副將久等了,沒辦法,軍規嚴厲,不敢有半點大意,請周將軍莫怪!”

周文驄卻冷笑一聲,高聲宣布道:“宜昌守將馬陵貪汙軍糧,數額巨大,特奉荊王殿下之命前來調查,給我拿下!”

兩名沖上來五六名士兵,將馬陵手臂反剪,摁彎了腰,馬陵大怒,吼叫道:“無憑無據,我幾時貪汙軍糧?”

周文驄哼了一聲,“你去給荊王殿下解釋吧!”

他一揮手,“進城!”

他手下一千士兵沖進了城門,向城內奔去,城上城下的數百唐軍都驚得目瞪口呆,不知該怎麽辦才好,眼睜睜地看著軍隊進城。

馬陵還在驚怒之中,他是有點不甘心,各地駐軍,哪個敢說自己沒有問題?憑什麽就只抓他。

這時,他忽然發現了不對,這些士兵一個個身材高大魁梧,根本不是巴蜀人和荊襄人的身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