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 長風破浪會有時 第二十三章 斷絕利益(第2/2頁)

楊元慶微微嘆了口氣,“這個蕭銑心性反復,我何嘗不想殺他?但他畢竟蕭梁之主,蕭梁貴族在荊襄乃至南方都影響巨大,殺了他,恐怕會激起南方之亂,不利於我穩定南方,只要嚴密監視住他,他就不會有任何機會。”

王君廓這才恍然大悟,“殿下目光長遠,卑職不如,卑職這就去處理那二十四將。”

“去吧!除掉二十四將,立即出兵,收編蕭梁軍。”

“遵命!”

……

接受投降的軍隊從來都是一個難題,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利益再分配,只要涉及利益,稍有處理不好,就會出現大麻煩。

比如曹操第一次打宛城,就是沒有處理好利益關系,讓張繡察覺到了曹操骨子裏對他的輕視,他便意識到曹操會奪他兵權,於是再反,差點要了老曹的命。

一般情況下,都是讓投降將領繼續領兵,比如楊元慶讓盛彥師繼續統領會寧郡軍隊,讓杜伏威繼續統領江淮軍,也就是為了不觸犯主將的利益。

但對蕭銑,楊元慶卻是奪取了他的軍權,這也是因為蕭銑在關鍵時候險些被李密說服,讓楊元慶看到了他的反復,心生疑慮,擔心他在隋軍對荊襄唐軍作戰時再生波折,這種情況下,楊元慶就算不殺他,也絕不會再把軍權給他。

所以楊元慶一方面調走蕭銑,另一方面殺死蕭銑的二十四名領軍大將,這就是徹底鏟除蕭銑的軍方利益,但還不夠,他必須要全面收編蕭梁軍,使他們變成真正的隋軍。

蕭銑的四萬五千軍隊駐紮在赤龍崗以西,是一座占地約百畝的大營,另外,蕭梁水軍數百艘大船則停泊在西南三十裏外的歷陽港。

天色漸晚,士兵們都早早準備休息了,昨晚一場大戰,士兵們一夜未眠,眾人都疲憊不堪,吃罷晚飯便入睡了。

大營裏一片昏黑,岑文本的大帳裏還亮著燈,大帳內,岑文本正背著手來回踱步,顯得有些心緒不寧,他確實有點緊張,梁公帶領二十四將去隋營負荊請罪,到現在還沒有回來,一點消息都沒有。

岑文本很擔心他們會出意外,更擔心楊元慶出爾反爾,殺了蕭銑,畢竟蕭銑這次表現不夠堅定,很容易讓人猜忌,但岑文本又希望楊元慶能放過蕭銑。

這不僅僅是一個遵守承諾的問題,而且涉及到楊元慶沒有心胸和眼光,安撫住蕭梁,也就安撫住了荊襄,當年文帝楊堅就是接受了蕭梁的投降,才得到穩住荊襄,他不相信楊元慶連這點政治眼光都沒有。

岑文本很敬佩楊元慶,籠絡山東士族,統一北方,穩定中原,在短短幾年內便迅速奠定了天下大勢,使天下一統的強盛王朝再次出現。

岑文本很願意為楊元慶效力,可他又擔心楊元慶做出有違信譽之事,令他無法接受。

就在這時,門口一名守營門士兵緊張地稟報道:“啟稟長史,大營外有異常,請長史去看一看。”

“發生了什麽事?”岑文本奇怪地問道。

守營門士兵低聲道:“好像是楚王來了,還有好多騎兵!”

岑文本大吃一驚,楊元慶來了,那梁公呢?梁公在哪裏去了。

他心中緊張起來,快步向營門外走去……

大營外,夜色掩飾不住密集的騎兵群,足足有上萬騎兵,但這只是東門的隋軍騎兵,另外還有一萬人分布在其他三個方向,幾乎就是將蕭梁軍包圍了,為首大將金盔鐵甲,正是楚王楊元慶,他在耐心地等待著岑文本的出現。

不多時,岑文本從大營內走出,略略不安地上前深施一禮,“岑文本參見楚王殿下!”

“岑長史不必多禮。”

楊元慶仿佛明白他的緊張不安,對他微微笑道:“梁公已被我任命為江都安撫使,替我去安撫江都了,他把軍權留給了我。”

說到這,楊元慶舉起一支白玉令箭,這便是蕭銑行使軍權白玉令箭,岑文本一顆心放下,連忙躬身道:“願聽殿下調遣!”

“先開營門吧!”楊元慶淡淡令道。

岑文本知道隋軍沖進營門易如反掌,楊元慶只是不想把事情鬧大,他連忙回頭令道:“開啟營門!”

軍營大門吱吱嘎嘎開啟了,楊元慶一揮手,“進營!”

一萬騎兵跟隨著他緩緩進了蕭梁軍大營,岑文本不知楊元慶目的,急問道:“殿下這是要……”

楊元慶望著一隊隊隋軍騎兵占據了軍營的各個要害部位,這才對岑文本道:“今晚我要正式接管蕭梁軍,命所以校尉以上軍官來中軍大帳集中,聽我的訓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