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三十七章 疑兵之計(第2/2頁)

另一名酒客嘆道:“關鍵是我們有多少糧食?戰爭打響,軍隊調動,錢糧嘩嘩地就要出去了,如果糧食不多,一場戰爭就耗完了,還拿什麽賑災?”

“糧食應該多的是,聽說上次和唐朝談判,狠狠宰了唐朝一刀,應該糧食充足,否則楚王殿下不會做出這個決定。”

……

到處都是議論聲,其中一名中年酒客慢慢喝著果酒,耳朵卻豎得筆直,將眾人的議論全部聽進耳中。

他不露聲色地結了帳,迅速離開了酒肆,此人走進北市,來到一家藥鋪前,一名夥計迎了出來,“掌櫃回來了!”

中年男子點點頭,走進了藥鋪中。

正如隋朝將情報堂設在了平壤,高麗人也同樣將觸角伸進太原,半年前的王妃遇刺事件後,高麗堂被一網打盡,但兩個月前,蓋蘇文又派來一批高麗堂成員,繼續收集隋朝的情報。

和上次殺手型情報人員不同,這一次換成了商人風格,中年男子叫高文景,是一名平壤有名的醫生,他成為了這批高麗堂情報人員的頭目。

他帶領十幾名手下,以位於北市的這家藥鋪為據點,花費高價搜集各種情報,然後用鷹信中轉到遼東,最後送往高麗國內城,送到蓋蘇文手中。

高文景約四十歲左右,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僅從外表上,完全看不出他是一名高麗人。

高文景匆匆走進後院,走進一間屋子,他在桌前坐下,鋪開絹紙,用細筆一點點寫著最新的情報,‘隋軍將發動對青州的戰役,引來民間普遍不滿。’

當然,這種重大情報,他不可能在酒肆裏聽幾聲議論就當真,事實上他已經從朝廷內得到確切消息,隋朝要進攻青州竇建德,在秋收前完成戰役。

他去酒肆,只是想聽聽民意。

寫完情報,等墨跡幹透了,這才小心卷起,裝進一只細竹筒中,這是他們向隋軍學來的通信辦法,訓練信鷹來傳遞消息,他們的放鷹點在城外,先送去遼東,再從遼東送去高麗國內。

高文景走出房間,將竹筒交給一名夥計,“速將此信送出,不可耽誤!”

夥計接過信筒便匆匆走了,高景文這才不緊不慢向藥鋪前堂走去。

……

在隋朝紫微閣做出決議次日,長安李世民也得到了唐風的緊急情報。

秦王府內堂,李世民背著手在堂上來回踱步,在桌上放著唐風的緊急情報,另一旁坐著李世民的軍師房玄齡。

“殿下,我覺得很奇怪,隋朝的軍事行動從來都和紫微閣無關,由楊元慶直接部署,這是隋朝的軍政分家原則,一向如此,怎麽這一次居然要紫微閣批準?”

“或許這是隋朝開始改制也說不定。”另一邊的長孫無忌接口道。

“不可能!”

房玄齡毫不猶豫否定了長孫無忌的想法,“就算楊元慶登基,他也絕不會把軍權分給紫微閣,更何況現在他還是楚王,王緒的前車之鑒剛剛不遠,他絕不可能把軍權交給紫微閣。”

李世民停住了腳步,房玄齡的判斷確實有道理,其實他也覺得不太可能,居然由紫微閣批準,就算是走形式,楊元慶也不會在軍權上有半點含糊。

“那先生認為是為什麽?”李世民注視著房玄齡問道。

房玄齡沉思半晌道:“我覺得這樣做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根本沒有這回事!”

李世民一驚,“此話怎麽說?”

房玄齡冷笑一聲,緩緩道:“說實話,我不相信楊元慶會在這個時候攻打青州,青州大旱,他這時攻打青州只會惹來民怨沸騰,隋朝民眾恨他又添負擔,青州民眾恨他兵災勝旱,如果他聰明一點,利用青州大旱賑濟災民,那他得到的是青州民心,把賑災不力的惡名留給竇建德,我相信楊元慶心裏也明白。”

旁邊長孫無忌贊同地點了點頭,又補充道:“如果真要攻打青州,應該無聲無息,用雷霆手段結束戰役,等我們得到消息,戰爭便已結束,這才是楊元慶該采取的方案,而不是這樣大張旗鼓,讓我們抓住機會。”

“那楊元慶這樣做,又是什麽用意呢?”李世民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