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三十章 太子殺招(第2/2頁)

這時,有侍衛大聲喊道:“太子殿下駕到!”

大臣們紛紛向兩邊閃開,李建成步履匆匆地走了過來,他也知道了柴紹被俘之事。

雖然這件事影響很大,但對唐朝的利益傷害,還比不上屈突通之死,更比不上李叔良陣亡,所以只要把這件事看淡一點,其實也並沒有什麽大不了。

李建成走到書房門前,眾人紛紛圍住他,七嘴八舌道:“殿下,要勸陛下想開了一點,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要傷了龍體。”

李建成拱拱手對眾人道:“多謝大家關心,我會勸好父皇,請大家各回朝房,穩定住朝廷情緒,明天早朝正常舉行。”

眾人又說了幾句,便各自散去了,李建成快步走到禦書房門前,高聲道:“父皇,建成求見!”

過了片刻,房間裏傳來李淵疲憊的聲音,“進來吧!”

李建成推門進了禦書房,房間裏沒有宦官,只見父皇李淵負手站在窗前,仰頭望著天空的白雲藍天發呆,李建成連忙上前施禮,“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半晌問道:“他們走了嗎?”

“回稟父皇,他們都被兒臣勸回朝房了。”

李淵長長嘆了口氣,“屢戰屢敗,奈之如何?”

“父皇,昔日劉邦十敗於項羽,終於在垓下一戰成功,建立四百年漢朝,這次柴紹被俘,其實不過是小敗,未傷及唐軍主力,父皇何必這麽悲觀?”

李建成柔聲勸說著父親,他明白父親的心情,屢戰屢敗,他已經失去信心了,現在必須要讓父親重新建立信心。

李建成說的這些李淵都知道,可問題是他不是劉邦,楊元慶也不是有勇無謀項羽,唐軍的戰鬥力要弱於隋軍,這是不爭的事情。

更重要是,楊元慶手下能征善戰的大將極多,李靖、徐世績、羅士信、秦瓊、裴行儼、蘇定方等等,可是他手下卻沒有這樣的大將,全靠次子世民東征西戰。

再加上隋朝文臣也很有能力,治國有方,現在隋朝只是因為河北和中原的拖累而暫時國力不濟。

可一旦河北和中原開始走向復蘇,隋朝就會變得強大,那時唐朝還能抵擋得住隋朝統一天下的腳步嗎?

“建成,朕的危機感很強,也很願意勵精圖治,可是朕真的不知道怎樣才能保住大唐社稷,朕連做夢也夢到了隋軍殺入長安。”李淵捂住臉,他心中沮喪之極,幾乎要老淚縱橫。

李建成緊咬嘴唇道:“父皇,我們不是沒有機會,只是因為楊元慶不給我們勵精圖治的時間,時不時來騷擾我們,兒臣有一個方案,或許能為我們挽回頹勢。”

李淵心中升起一線希望,連忙道:“皇兒盡管說,是什麽方案?”

“父皇,第一步我們需要認輸,答應楊元慶的一切條件,把戰俘和大臣要回來,盡管結束談判,結束中原之戰的噩夢。”

“可是,楊元慶是要五十萬石糧食,幾乎是我們府庫的一半。”李淵還是有些不甘心。

“父皇,就給他,若不答應他,他還會生出事端,我們要學習勾踐,卑躬屈膝,臥薪嘗膽,然後勵精圖治,強軍富國。”

盡管李淵心中不甘,但他也明白建成說得有道理,現在就是唐朝夾起尾巴做人之時,他不得不接受現實。

李淵只得一咬牙答應了,“好吧!朕給他,他要什麽朕都給他,甚至要朕的公主,也給他!”

李建成又道:“父皇,卑躬屈膝只是態度,但楊元慶並不是夫差,他也一樣會勵精圖治,所以我們必須要尋找強大的盟友,幫助我們對付隋軍,抑制隋朝的發展。”

李淵遲疑一下,“你是說……李密?”

“不!”

李建成搖了搖頭,“兒臣說得是突厥。”

“突厥!”

李淵一下子愣住了,突厥對他來說,仿佛已是很遙遠之事,令他一時有些迷惘了。

但李建成卻異常清醒,他早有北聯突厥想法,只是他也知道道義上有點不妥,父皇未必會答應,他一直在等待機會,今天便是勸說父皇最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