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勵精圖治正當時 第二十三章 唐廷決策(第2/2頁)

蕭瑀心中著實嘆息,估計聖上不會采納他的建議,一定會出兵奪回會寧郡,那隋軍又豈肯善罷甘休,一場戰爭不可避免了。

蕭瑀帶著二十幾名護衛和隨從,從西門進入太原城,一進城他便感到氣氛不一樣了,城門口擠滿了人,好像在爭看一張官府布告,布告旁還站著兩名執勤士兵,手執長矛,腰挎橫刀。

這時蕭瑀忽然發現布告上方的城墻上掛著一只木籠子,木籠子裏盛著三顆人頭,都很新鮮,好像是今天才剛剛處斬。

“去看看發生了什麽事?”蕭瑀吩咐一名隨從道。

隨從擠進了人群,片刻奔回來道:“回稟相國,好像是王家釀私酒,數量巨大,王緒的兒子和兩個侄子是主犯,已經被斬了,另外王家的田莊、店鋪和酒肆都被沒收充公,聽說連王府也在昨天晚上被抄了,所有錢糧都被抄走。”

蕭瑀暗暗嘆了口氣,這下王家就算全完了,沒有財產做後盾,王氏家族必將四分五裂,無法維持,這算是楊元慶收拾的第一個山東世家,是借用醸私酒一案,做得光面堂皇。

這時,蕭瑀忽然想起一件要緊事,頓時驚出一身冷汗,他記得很清楚,溫大雅奉旨前來安撫王家,既然王家被抄,而溫大雅情況如何?

他又回頭看了一眼三顆人頭,沒有溫大雅,他心中稍等,猛抽一鞭戰馬向城內奔去,他一定要先弄清溫大雅的下落。

……

王家禁酒案在楊元慶昨晚回來後,便正式結案了,王氏三兄弟為禁酒案主謀被殺,而王緒和兄弟王肅是從謀,被判削職為民,並監禁三年。

其余王黨各個黨羽也因表現不同而處罰不同,堅決追隨王緒者,則判為禁酒案叢犯,入獄三到五年,而願意悔改者,則貶黜官職,被貶為縣吏。

內衛大牢在內衛軍衙府後院,是一座地下監獄,地下占地很大,由青石築成,共有牢房二十余間,可以關押一百余人。

地牢裏潮濕陰冷,光線昏暗,顯得陰森恐怖,此時牢中關的人很少,王緒兄弟已被轉去大理寺監獄服刑,而整個牢房中實際上只關押著兩人。

一個是唐朝細作溫大雅,另一個便是大理寺卿柳玄茂,此時柳玄茂已經知道了王緒是因為唐朝的要求才鼓動他們反對中原戰役,令他心中頗為懊悔,他上了王緒的大當。

柳玄茂並不想反隋,他只是比較注重河東大族的利益,楊元慶拿下中原,不僅使朝廷負擔沉重,同時也會造成莊園勞動力的大逃亡。

柳玄茂正是出於這個目的才堅決反對隋軍攻打中原,但沒有想到卻被王緒利用了。

就在柳玄茂坐在獄中發呆之時,盡頭傳來一陣鐵鎖鏈響,這是大鐵門開了,柳玄茂立刻站起身,將臉緊緊貼在鐵柵欄上,盡力向大門處望去。

遠遠的,只見數十名士兵護衛著楊元慶快步走了過來,楊元慶背著手,走得不慌不忙,非常從容不迫。

柳玄茂一下子愣住了,慢慢退回,一屁股坐在榻上,心中亂作一團。

這時,楊元慶在鐵柵欄前停了下來,目光有些憐憫地望著柳玄茂,柳玄茂的父親柳述死仁壽四年的宮亂之中,那時他楊元慶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冒天下之大不韙,救了楊廣一命,柳述則服毒自殺。

楊元頗為新賞柳氏父子的學問的才氣,尤其柳玄茂,學問和能力都非常出眾,正因為這樣,柳玄茂才能擔任大理寺卿這樣的重職。

“柳使君還沒有考慮清楚嗎?”李元慶溫和地笑道。

柳玄茂咬了一下嘴唇,低頭道:“我雖已知錯,但我所犯錯誤極深,不敢求殿下原諒。”

這個就是柳玄茂很含蓄地承認了自己的過失,他煽動了六十余人在簽名書上簽字。

楊元慶微微一笑,“我只要柳使君能迷途知返,我依然會重用使君。”

“哎!”柳玄茂嘆了口氣,“殿下,微臣知錯了。”

楊元慶要就是這句話,立刻點了點頭,“既然你知錯,那我封你為長平郡長史,從新努力吧!爭取早日入相。”

柳玄茂心中感動,鼻子略略有些發酸,顫抖著聲音躬身道:“微臣謝殿下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