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田陌耕忙戰未銷 第三十八章 內衛情報(第2/2頁)

楊元慶接過冊子看了一遍,上面有計劃擴軍一萬,將每個縣都安插監視點,設立獨立衙門,直接向內衛負責,擁有抓捕等等臨機處置權。

楊元慶臉色露出失望之色,他要魏賁做的不是這件事,這個魏賁竟然曲解了自己的意思。

“魏將軍,內衛的職責是防禦敵軍探子,以及探查敵人情報,而不是對內監視自己人民,不能因為一次拜彌勒教就任意擴大內衛的權力,你明白我的意思嗎?”

魏賁組織數十人,花了兩天的時間,才寫出了這本新內衛律,他原以為會得到贊許,不料竟被總管一口否決,令他著實錯愕。

“可是……卑職擔心還會有類似的彌勒教起義爆發。”

“那不是你擔心的事,朝廷會設置采風使,了解民情民風,禦史台有監察使監視官員,如何管理人民是朝廷的事,和軍方無關,就算你們發現了什麽,也只能及時告之官府,你不可擅自越權,而且,我吩咐你去做的,並不是這件事。”

楊元慶雖然語調不高,但話語之間卻很嚴厲,而且態度堅決,他將冊子遞還給了魏賁,“我希望不要再有下次了!”

魏賁接過冊子,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他這才明白總管的意思,總管告訴他平原郡之事,就是告訴他內衛不要參與,他卻相反地誤解了總管的用意。

“卑職明白了,不會再越權。”

楊元慶點點點,又問道:“八方酒肆的情況調查如何?”

楊元慶關心的是這件事,他在河北時,接到了魏賁的快報,說發現位於太原北市的八方酒肆可能是唐朝的重要情報點。

但楊元慶關心的是,這座八方酒肆究竟是李世民的‘唐風’,還是李建成的外監察堂。

唐朝有兩個情報機構,一個屬於朝廷,叫做外監察堂,由李建成掌管,另一個屬於軍隊,叫做‘唐風’由李世民掌管。

兩個情報機構的區別是他們所承擔職責不同,外監察堂主要是了解唐朝以外各地的民風民情,以及官府的稅賦和官員背景等等的情況。

而唐風主要探查敵軍情報,軍隊部署、軍隊戰力、裝備以及軍糧等等軍事情報,唐風頭子是長孫無忌。

這才是楊元慶讓魏賁調查的東西,魏賁連忙道:“卑職已經查到了,這座八方酒肆是屬於唐風。”

楊元慶背著手走了幾步,回頭對魏賁道:“暫時不要打草驚蛇,最好是我們的人能夠滲透進去,或者收買拉攏對方的人。”

魏賁笑了起來,“卑職有辦法,總管還記得當初豐州那個雜貨店掌櫃韓昶嗎?”

楊元慶還記得,當時李淵在五原縣設了一個情報點,是一家雜貨鋪,掌櫃就是這個韓昶,已經被隋軍控制。

“怎麽,此人也在太原?”

“回稟總管,此人在太原,但他是李建成的人,主管太原外監察堂,不過卑職可以利用他。”

楊元慶點了點頭,“這些事具體怎麽做,我就不過問了,你自己去安排,但我交代你那件事,務必替我辦妥。”

“卑職明白,一定會辦妥!”

魏賁告辭離去,楊元慶背著手站在地圖前,注視著地圖上的長安,不由冷笑一聲,“來而不往,非禮也!”

……

八方酒肆位於太原北市大門外,這一帶是太原商業最繁華之地,酒肆、青樓、客棧密布,光大大小小的酒肆就有二十幾座,裴敏秋買下的三元酒肆也是位於這裏。

在眾多酒肆中,八方酒肆只能算中上,占地約三畝,四層樓,正對北市大門,市口不錯,生意也興隆。

這座酒肆原本是關隴貴族元氏的產業,元氏敗落後,賣給了竇家,現在竇家又轉給了唐朝軍方,成為唐軍情報機構‘唐風’在太原的基地,營業只有三層樓,而酒肆第四層一般人上不去,那是整個酒肆的機密所在。

唐風在太原的總負責人便是當年去過豐州的李守重,李淵的家將,後來成為李世民的心腹。

下午時分,一名男子從酒肆後面直接上了四樓,他帶回來了一些收集到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