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 鐵馬踏雪取河北 第六十六章 尋找時機(第2/2頁)

裴行儼目光冷酷,仿佛什麽都沒有聽見,不斷下令士兵射船,直到所有的船只都被點燃,他才高聲下令:“撤離!”

三千騎兵迅速調轉馬頭向黑暗中奔去,片刻便奔得無影無蹤。

一刻鐘後,一支由八千騎兵和一萬二千步兵組成接應軍隊在大將曹湛率領下終於趕到了,可是他們看到的卻是河面上的一片火海,長約三裏的船隊變成了一條火龍,將所有人驚得目瞪口呆。

……

天剛亮,一百艘戰船被隋軍襲擊並焚燒的消息便傳到竇建德大營,這個消息令竇建德大為震怒,下令將負責押解船只的都尉推出去斬首,所有逃回的士兵每人重打一百棍,連同接應遲緩的曹湛也抽三十鞭,降職一級。

一個上午,竇建德心中異常煩躁,一百艘船的軍資他或許還不會這樣惱火,關鍵是兩千桶火油被毀,使他心痛之極,這是他反復和李密交涉後,李密才答應給他的軍資,他準備用來對付隋軍的重甲騎兵,不料竟毀於一旦。

涿縣慘敗、七裏坡失守和軍資被毀,一連串的失敗使竇建德的信心開始動搖,這場戰役他感覺自己很難取勝,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犯下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他不該把戰場放在樂壽縣,應該南撤到渤海郡,或者進入豆子崗,利用豆子崗復雜的沼澤地形和隋軍對抗。

可是他當時想的是爭奪河北,並不想放棄疆土,他想集中三十萬大軍一舉擊潰隋軍,他想得很好,但殘酷的現實告訴他,他就算集中三十萬大軍,依然不是隋軍的對手。

竇建德背著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這時,帳外傳來謀主孔德紹的聲音,“王爺,卑職可以進來嗎?”

“進來!”

竇建德心中升起一線希望,或許孔德紹能給提一個好的建議,帳簾一掀,孔德紹走了進來。

“王爺,還在為船只被焚之事惱火嗎?”

竇建德嘆了口氣,“我不是為船只被焚而惱火,我是為連戰連敗而沮喪,說實話,我已經快沒有信心了。”

孔德紹捋須笑著安撫他道:“王爺,勝敗是兵家常事,昔日楚漢爭霸,劉邦連戰連敗,最後在垓下一戰而成功,何況王爺真正的敗只有兩次,主力尚在,大戰還沒有開打就喪氣,這可不是王爺的性格啊!”

其實竇建德的性格是堅韌頑強,雖屢遭挫折而不放棄,才使他最後統一河北,成為河北諸雄中的最後贏家。

但這一次他失去信心,是出於對楊元慶和隋軍的深深懼怕,包括當年楊元慶在永濟渠旁射了他一箭,也使他心中留下了陰影。

竇建德慢慢走到沙盤前,怔怔望著樂壽縣城池,他在七裏坡和七裏坡後面各插了一面旗幟,表示那裏是隋軍所在。

他忽然回頭問:“請問先生,假如我現在把戰場南撤,是否可行?”

孔德紹搖搖頭,“我理解王爺想把戰場南撤的心情,但這並不現實,三十萬大軍並不是那麽容易撤退,就算軍隊撤退,那幾十萬石糧食怎麽辦?沒有了糧食,軍隊又能支持多久?還有隋軍十萬主力離我們這麽近,他們會不追擊嗎?”

孔德紹一連串的疑問句句打中竇建德的要害,他也知道現在撤軍已經晚了,除非是連夜逃跑,逃過黃河,他嘆息一聲,蹲下來抱住頭,心中的焦慮快逼得他發狂了。

孔德紹沉思一下道說:“王爺,為什麽我們不能派一支軍隊,繞過隋軍主力,直接攻打上谷郡,摧毀隋軍的後援物資,然後再從飛狐陘進入河東,以圍魏救趙之策,直攻隋軍老巢!”

竇建德的眼睛慢慢亮了起來,隋軍主力在河北,河東必然空虛,就算奪不下太原城,也可以在河東大大騷擾一番,逼迫楊元慶撤軍,想到這,他驀地站起身,“先生此計大妙,我怎麽會沒有想到?”

孔德紹微微一笑,“不是王爺沒有想到,而是我們騎兵太少,只有三萬騎兵,執行這個任務必須要騎兵,至少要兩萬騎兵,王爺是否敢下這個賭注?”

竇建德沉思良久,他終於一咬牙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來狼,三萬騎兵,這個賭注我押下去了。”

“來人,命高雅賢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