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韓遂的心思(第2/2頁)

馬超見自己差之毫厘,沒有能活捉曹操,心中悔恨之極,他回頭大吼,“給我將未渡河的曹軍全部殺光!”

但意外卻發生了,只見山坡上牛羊鋪天蓋地奔出,塞滿了山路,他的軍隊大亂,誰也顧不得去追趕曹軍,紛紛下馬捉牛羊,這是曹操的後軍校尉丁斐見形勢危急,為掩護後勤士兵撤退,便下令將數萬頭牛羊放出。

而馬超的騎兵大多是羌胡人,軍紀散漫,他們視牛羊如命,眼前忽然出現漫山遍野的牛羊,他們哪裏還有戰意,只管搶奪牛羊,氣得馬超七竅生煙,卻也無可奈何,眼睜睜望著曹軍逃走。

……

數日後,馬超接到了情報,蒲津關已被曹軍奪取,梁興兵敗南撤,曹軍前鋒數萬人已經進入了馮翊郡,在大將夏侯淵的率領下向南推進,駐兵渭北,韓遂軍不敵曹軍,緊急向馬超求援,馬超只得放棄潼關,率領大軍北上。

曹軍大營內,徐晃和於禁匆匆走進了夏侯淵的大帳,大帳內,夏侯淵正和荀攸說著什麽事,荀攸見徐晃和於禁進帳,便笑道:“兩位將軍也來了,我們商議一下吧!”

徐晃和於禁坐下,夏侯淵拿出一封命令對二人道:“剛剛接到丞相的命令,命我們暫時駐紮在渭北,不用去攻打韓遂的軍隊?”

徐晃有些不解,問道:“韓遂兵力已不足兩萬,梁興軍隊更是只有數千人,這個機會為何不抓住?”

荀攸捋須笑道:“這其實是我的建議,務必將關隴十部全殲於關中,不過硬攻就不必了,可以利用他們的弱點各個擊破。”

於禁問道:“不知先生發現他們有什麽弱點?”

荀攸笑道:“他們的弱點其實很明顯,在開始時,他們協調一致,齊心合力出兵,可是占據關中後,怎能分配利益就出了問題,楊秋是馬超最親近的部屬,他去了上郡,那別人怎麽想?尤其是韓遂,他來救梁興,明顯沒有誠意,遲遲不肯出兵,以致梁興軍隊損失大半,梁興焉能不怨恨,那麽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荀攸低聲給眾人說了幾句,眾人一起拍手叫好,夏侯淵贊道:“此計一出,足以令馬超軍隊自相殘殺。”

……

韓遂的軍隊駐紮在渭水南岸,這些天韓遂著實有些焦慮,曹軍用聲東擊西之策佯攻潼關,卻在蒲坂渡河西進成功,眼看曹操大軍陸陸續續進入關中,馬超卻應對無力,顯然就已經在戰略上輸了一籌。

從雙方在戰略上的應對,便可看出馬超無智,曹操北上渡河的戰略已經很明顯了,馬超卻不是率大軍進軍馮翊郡迎戰,而是率軍出潼關去打曹操尾軍,呈匹夫之勇,卻耽誤了戰機,以至於被曹軍突入關中。

韓遂長長嘆息一聲,曹軍章法有度,馬超卻茫然無序,這場戰役,恐怕他們兇多吉少了,韓遂這才明白劉璟為什麽不肯派兵北上關中,就是知道他們必敗,借曹操之手鏟除這些關隴軍閥,為他以後入主關隴打下基礎,不得不說,這才是深謀遠慮的策略,相比之下,馬超就顯得太無智了。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啟稟都督,外面有人求見,說是曹丞相的使者。”

韓遂一驚,他連忙走到帳門口,只見帳門外站著一軍吏,“你是……”韓遂疑惑地問道。

軍吏拱手笑道:“在下姓張,是丞相親衛,奉丞相之命給將軍送一封信。”

“請進帳說!”

韓遂連忙將軍吏請進大帳,軍吏取出一封信遞給他,“丞相說,韓都督是他的故人,希望這封信能給韓都督一個光明的前途。”

“那我得看看寫的是什麽?”

韓遂幹笑兩聲,掩飾住了心中的緊張,他打開了信急不可耐地看了起來,信中說,將來條件成熟時可以封他為西涼王,準他的家族統治涼州三十年,前提就是他不要再跟隨馬超造反,盡快退出關中。

韓遂有些猶豫,他有點不相信曹操會給他這樣一個優惠條件,三十年的西涼王,讓他有點不敢相信,而且信中說是條件是成熟時才給予,什麽叫條件成熟?這就有點遙遠了。

不過曹操派人軍吏找他,這件事本身而言就是他韓遂的一個機會,他已經不想再和馬超混跡一處,自取滅亡了。

“丞相說,韓都督若覺得信中條件不夠,另外還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來,他都可以考慮。”

韓遂心中嘆了口氣,如果能為三十年西涼王,他當然夢寐以求,只是他急於要知道,這個條件成熟是什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