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蘄春風雲(五)(第2/3頁)

“微臣明白!”

張昭行一禮便匆匆去了,孫權只覺一陣疼痛又向他頭腦襲來,曹操竟然又派使者來了,他剛剛決定聯合荊州抗曹,沒想到再起風波。

事實上,孫權並沒有完全下定決心,他還留了一點點僥幸,假如曹操使者不來,那麽他就順水推舟地跟劉璟合作,從劉璟那裏榨取更大的利益,可曹操使者到來,使他並不穩定的心又開始亂了起來,曹操又給自己什麽條件呢?

曹操的使者自然是蔣幹,他被劉璟秘密審訊後,最終被迫妥協,答應了劉璟的條件,除了他的隨從由江夏士兵喬裝外,一切都和來時一樣。

房間裏,蔣幹正向張昭細談曹軍備戰情況,這也是曹操給他的一個任務,向江東重臣講述北方軍隊的強大,但蔣幹從江陵出發時,他們還不知道安陸郡大敗的消息。

這時,門口有家人跑來稟報,“老爺,吳侯來了!”

張昭連忙出門去迎接孫權,房間裏,蔣幹心中十分緊張,劉璟給了他一封假信,他不知道裏面的內容,很擔心被精明無比的孫權看破。

這時,門簾一挑,張昭帶著孫權走進房間,“蔣先生,這位便是我的家主公。”

蔣幹只覺孫權目光異常銳利,仿佛看穿了他的假裝,他心中一陣陣心虛,上前施禮,“在下九江郡蔣幹,參見吳侯!”

九江郡也就是此時的豫章郡,柴桑原本屬於九江郡,被劉表占領後,劃入了江夏郡,事實上,在朝廷版圖中,柴桑依舊是屬於九江郡,只是蔣幹不敢提自己是柴桑人,那太敏感了。

“蔣先生一路辛苦了,請坐吧!”

蔣幹見孫權沒有追問自己是九江郡哪裏人,他一顆心稍稍放下,不料他剛坐下,孫權又笑問道:“原來蔣先生也是我們江東人,不知是九江郡哪裏人?”

蔣幹的心驚得幾乎要停住跳動了,好在他路上已經考慮過說辭,便硬著頭皮道:“我祖籍本是柴桑人,十年前為躲避戰亂,帶著父母遷到了彭澤,年少時我跟公瑾同窗為學友。”

這就是蔣幹不敢不承認自己是九江郡人的緣故,他和周瑜是同窗好友,周瑜可認識他,他只能說自己是在劉璟鎮守柴桑之前遷去了彭澤。

“原來是公瑾的同窗好友,那就更不是外人了。”

好在孫權更關心曹操的信件,便沒有繼續追問蔣幹父母現在何處?他沉吟一下問道:“不知曹丞相有什麽話給我?”

蔣幹取出玉匣呈給孫權,“這便是丞相的親筆信,請吳侯過目!”

孫權立刻接過玉匣,慢慢打開,取出了信件,曹操的信還是正式承諾書,不過內容大不一樣了。

曹操承諾三年不打江東,不過有條件,條件是以蕪湖為界,江東軍三年內不得越過蕪湖,另外豫章和蘄春兩郡在三年內暫由朝廷托管,駐紮朝廷之軍,三年後還給江東。

至於聯合攻打荊州,戰後把長沙、桂陽等四郡劃給江東也絲毫不提,不過信的最後,曹操願意為次子曹彰求娶吳侯之妹為妻,這一條倒是保留了。

在保證書的最後,是紅艷艷的漢丞相大印,這是江夏巧匠仿造的一方大印,連筆跡也完全一樣,沒有一絲破綻。

孫權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江東軍三年內不準越過蕪湖一步,豫章和蘄春兩郡在三年內暫由朝廷托管,駐紮朝廷之軍,三年後還給江東,什麽朝廷之軍,那不就是曹軍嗎?

一股難以抑制的怒火從孫權心中湧起,他氣得肺都要炸了,這就是曹操所謂的保證書,寫私信時只字不提,先哄自己退兵,可一旦要蓋章保證了,條件就出來了,看來曹操早就是這樣打算。

“吳侯,是什麽內容?”旁邊張昭低聲問道,他見孫權臉色不對,便隱隱感到一絲不妙了。

孫權鐵青著臉把保證函遞給他,“你自己看吧!”

張昭匆匆看了一遍,心中頓時一跳,那兩個條件明顯就是為了防止江東軍在三年內吞噬荊州,曹操很清楚他在遠征西涼馬騰時,江東軍一定會有動作,便先設定了條件。

張昭心中也暗暗嘆了口氣,這樣一來,和曹操聯合攻打荊州真的沒有希望了,曹操實在太精明,精明得過頭,不給江東一點好處,光娶吳侯之妹又有什麽意義呢?

他看了一眼孫權,見主公的憤怒已經快要爆炸,便立刻吩咐家人帶蔣幹先去休息,蔣幹也感受到了孫權的憤怒,心中害怕,連忙起身走了。

蔣幹剛走,張昭便起身長施一禮道:“請主公息怒!”

孫權半晌才長長嘆了口氣,“人說曹孟德寧可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己,此言不虛也,我當初若答應,將悔之晚矣!”

張昭心中慚愧,又問道:“主公希望微臣把蔣幹悄悄送走嗎?”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