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3頁)

所以黃祖也趕到了陶家舊碼頭,藏匿在船中,只等兒子將劉璟羞辱得差不多了,他再出來制止,卻沒有想到,劉璟竟一下子猜到了他在船上。

黃祖幹笑一聲,拱拱手道:“我聽說璟公子到了,生怕犬子無禮,所以特地趕來,讓璟公子受驚了。”

劉璟淡淡一笑,“多謝黃太守關心,只是我現在無法下船,手中又無寸鐵和令郎拼殺,你說我該怎麽辦呢?黃太守!”

黃祖眼睛一瞪,大罵黃勇,“畜生,我一個不留神,你就要給我闖下大禍,還不快給我滾!”

黃勇心中怒火滔天,卻又被父親斥罵,他恨得牙根都要咬斷了,心中的嫉恨讓他瘋狂得終於失去了理智,他猛地將一支短戟向劉璟狠狠擲去,“你去死吧!”

劉璟卻一動不動,眯眼盯著飛刺而來的短戟,他看得出,黃勇心浮氣躁,出手時略偏了一點。

他冷哼一聲,短戟從他耳邊飛刺而過,重重地插在桅杆上,引來周圍人一片驚呼。

連黃祖也嚇得心都快跳出來,頓時惱羞成怒,兒子竟然當眾掃他的面子,他大吼一聲,“逆子,給我跪下!”

黃勇卻不理會父親,惡狠狠盯了一眼劉璟,“小子,算你走運!”

他調轉馬頭飛馳而去,氣得黃祖幾乎要吐血,劉璟微微一笑,“黃太守不必生氣,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有時候州牧也為琮公子頭痛。”

黃祖嘆息一聲,“家有逆子,人生不幸,若不是我及時趕來,恐怕這蠢貨就替我闖下大禍了,我回去非要好好教訓他,讓他給公子賠禮道歉。”

“黃太守言重了,我可以理解令郎心情,年輕人嘛!為情發狂很正常,過了這個年紀就好了。”

黃祖半天說不出話來,他想替自己開脫,沒想到劉璟反而主動為他開脫,並沒有指責他縱子行兇,更沒有要去怒告州牧。

望著劉璟笑眯眯的模樣,黃祖心中一陣緊張,他知道自己遇到勁敵了,原本是想給劉璟一個下馬威,可現在看來,反而是劉璟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陶家大宅位於柴桑城西北角,緊靠通向長江的漕河旁,是一座占地三百畝的大宅,甚至比縣衙都還大兩倍,這也是劉表的默許,陶家老爺子擁有亭侯的身份,在政治上也可以享受巨宅美眷。

陶宅不僅占地巨大,同時也是一座城堡式的大宅,四周有護宅河,院墻堅固高大,上面可以行走護宅家丁,緊靠一座吊橋和外界聯系,儼如一座城中之城。

劉表為了拉攏陶家,甚至還給了陶宅一個特殊權力,那就是準許陶家擁有五百人的部曲,還可以公開使用弩箭和長兵器。

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惠而不實的特權,豪門擁有私兵部曲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弓弩和長兵器更是在民間泛濫,陶家只是可以合法地擁有部曲和使用違禁武器,沒有人可以用這一點來對陶家做文章。

但陶家擁有的私兵部曲卻絕不止五百人,陶氏商行所擁有的船員、貨夫就超過一千五百人以上,大多是精幹的青壯,每年都要接受抵禦水賊訓練,加上莊園中的佃奴,一旦發生戰事,陶家至少可以迅速動員三千人保衛家園,這也是當初陶家要從甘寧手中買五百軍奴的緣故。

陶家有的是錢糧,唯一缺的就是人。

另外陶家在江東還有龐大的產業,不為荊州人所知,以至於陶勝可以成為孫權的坐上嘉賓,這也是劉表對陶家有點不滿的緣故,以至於在張允栽贓一案中,劉表表現出了一種比較曖昧的態度。

盡管家業龐大,但陶家在政治上卻始終比較勢弱,只有一名陶家子弟擔任了公安縣尉,為此,陶家只能以聯姻的方式尋求豪門庇護,家主陶勝娶了黃家之女為妻,而陶勝的一個妹妹則嫁給了江東大族陸氏。

同時陶家每年除了納稅外,還要另外給劉表和江東孫氏大量的錢糧援助,這才使陶家在復雜的南方局勢中屹立不倒。

不過,一些受氣和欺辱也難以避免,比如黃勇為了謀取陶湛而對陶家百般欺辱,打傷了陶家管家,張允為了謀利而栽贓陶家,包括這次黃勇搜查碼頭,騷擾陶家的祝壽客人等等,這些都表現出了陶家作為商人的軟弱之處,除了忍受,陶家別無他法。

在陶家後堂,這次壽辰的主角陶老太爺正和十幾名孫子孫女,以及幾個重孫們聚集一堂。

陶老爺子名叫陶烈,即將七十歲了,在三國時代,七十歲足以是古稀老人,柴桑也有幾十個,也大多垂垂老暮,而陶老爺卻精神矍鑠,紅光滿面,思路清晰,保養的非常好。

陶烈極為喜愛孩子,尤其是孫輩和重孫輩,每天有近一半的時間都和他們一起度過,在這幾十個孫輩重孫輩中,他有幾個孩子最為喜愛,其中一個便是陶湛,他為自己有這麽漂亮的孫女而感到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