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潛龍出海 第二百二十章 風雲疾變(中)(第2/3頁)

他準備用蔣瓛來做群臣們泄憤的替罪羊了,群臣皆欣喜萬分,紛紛大聲道:“陛下聖明,臣等感恩不盡!”

朱允炆微微一笑,又對眾人道:“朕有很多奏折要批,若無事,可退早朝。”

“陛下有旨,無事退朝!”

“臣等躬送陛下!”

……

朱允炆回到自己的禦書房,他的臉色立刻沉重起來,他今天還有重大事情和黃子澄、齊泰商量,昨天,禮部侍郎黃觀上了一份他現在還不想面對,但又繞不過去問題:削藩。

關於削藩,朱允炆在即位之前便多次和師傅們反復商量過了,結論早就明了:藩不可不削,關鍵是削藩的時機。

即位後,朱允炆便很清醒地意識到,隨著皇位的更替,大明皇族內一場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已經開始了,皇祖父交給自己這條船,正駛向隨時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政治漩渦之中,但他也痛苦,他知道這個削藩會給大明造成什麽樣的動亂?他的叔父們個個磨刀霍霍,只要他宣布削藩,一場禍及全國的兵災必不可免,他不願意禍及無辜百姓。

他不由又想起了半年前他與皇祖父的一段對話:……

“我以禦虜防患之事付之諸王,可使邊塵不動,給你個太平天子做。”

“虜不靖,諸王禦之,諸王若不靖,誰去防禦呢?”

“那你的意思如何?”

“以德懷之,以禮制之,不可,則削其封地,再不可,則廢置其人,還不可的話,就要出兵討伐了。”

……

朱允炆說出了他和師傅們商量已久的決定,先德先禮,不可,再出兵討伐,朱元璋總算是默認了他的擔憂,遂下達了旨意:新皇立,藩王三年不準入朝,諸王皆須送二子以上入京居住。

但問題時,諸王不準入朝,並不能阻止他們招兵買馬、磨刀霍霍,時間拖得越久,就越有利於諸王,可如果立即削藩討伐,那他又沒有半點把握。

這時,門外一名太監稟報:“陛下,葉尚書和齊尚書來了。”

朱允炆精神一振,立刻道:“快宣他們進來。”

葉尚書就是吏部尚書葉天明,齊尚書就是兵部尚書齊泰,他們是事先得到了朱允炆的召見。

兩人進了禦書房,跪下道:“臣等參見陛下。”

朱允炆連忙將他們扶了起來,“兩位愛卿快快請起,賜座!”

兩人坐下,皆等待朱允炆的訓示,朱允炆取過黃觀的奏折,遞給二人道:“葉愛卿、齊愛卿,這是禮部侍郎黃觀昨日上的奏折,再次請求削藩,朕心中很亂,想聽聽二位愛卿的建議。”

說完他望著葉天明,他其實是想聽葉天明的建議,齊泰不過是請來陪坐罷了,葉天明是皇祖父留給他的第一權臣,朝中幾乎一半的官員都是他在馮傅案後所提拔,所以他在朝中勢力很大,而削藩之事他也從來沒有聽過葉天明的建議,他今天想聽一聽。

葉天明心中暗暗一嘆,他手上還有朱元璋給他的密旨,而且他偷偷拆看過了,朱允炆若不能控制大明局面,就改立燕王為帝,而這種不能控制的局面,就是削藩後會造成的動蕩,說實話,葉天明也很感動於朱允炆的寬仁厚道,他時時念著天下蒼生的生計,憐憫百官們生活在高壓下的痛苦,不僅是這樣,他自己最擔心的事情也沒有發生,他知道自己權勢太大,他很擔心朱允炆上台後對自己下手,但看眼前的情形看,朱允炆對他網開一面了,僅削去了他的左都禦史和戶部尚書兩職,而保留了權力最大的吏部尚書,事實上他也很清楚,他之所以同兼三個重職,其實也是朱元璋擔心馮傅案後朝綱混亂,讓他鎮住局面,一旦恢復正常,是不可能讓他再任三職,所以朱允炆削他兩職,也在情理之中。

但燕王為帝就不會這麽好說話了,他是絕不會承認自己的擁立之功,相反他還會立刻找借口殺自己,以除後患,說不定哪天自己又冒出一份遺旨來,與其去冒那個風險,不如保持現在所得,所以葉天明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擁戴建文新皇,阻止燕王上位。

現在他聽朱允炆問自己削藩之事,他便緩緩勸道:“馮傅案不久,朝中剛勇之士已殆盡無遺,軍心不穩,軍權不束,陛下削藩引發諸王興兵,陛下讓誰去討伐?士兵可會盡力,大將可會效命?朝中百官可會齊心一致擁護陛下?”

葉天明簡單的三個問題便問得朱允炆張口結舌,旁邊齊泰也道:“臣也贊同葉尚書所言,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而兵未養,又怎麽用它?”

齊泰是兵部尚書,已經比較了解現狀了,馮傅殺了太多的大將,現在全國都衛指揮幾乎都是新任,尚不能完全控制手下,而對朱允炆就是軍權還未到手,若現在動兵,必生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