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鷹擊長空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爭鬥

雨越下越大,這是深秋的雨,帶著絲絲寒意,李維正獨坐在窗前,怔怔地凝視著這霏微淒冷的深秋冷雨,他不由想起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詩句,這是五百年後秋瑾憂國憂民的長嘆,可此時大明正如初升的朝陽,波瀾壯闊的朝代剛剛拉開序幕,對國家他應該沒有什麽好憂嘆的,但他知道明朝的滅亡正是來源於明初一系列國策的最終腐敗。

看得出朱元璋是想效仿唐制,如軍戶制,軍人世襲,這是效仿唐朝的府兵制,為的是朝廷不用負擔沉重的軍費,但唐朝府兵制因土地兼並無法避免而最後敗壞,直接導致了安史之亂。

明朝的軍戶制呢?朱元璋也看到了土地兼並會帶來的惡果,因此他嚴禁土地兼並,責令占有大量田地的權貴高官退田領祿,另一方面鼓勵農民開墾土地,實現他耕者有其田的農業社會夢想;他看到了藩鎮割據的嚴重後果,因此他用宗族子弟在邊境建藩,他殫精竭慮,用種種辦法來防止唐朝後期的悲劇在明朝重演,甚至立下鐵牌,‘內官不可幹政’。

但這僅僅只是明初,到了明朝中後期呢?治標不治本的制度根子不改,土地兼並的規律又豈是他一人一令所能改變。

縱觀歷朝歷代,無不是興於初、壞於中、毀於末,而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初潮蓬勃而起,卻沒有一個與之相適應政治制度,使得明朝重走了宋朝的老路,被異族所滅,宋朝又何嘗不是如此,中華的文明之火要遠遠早於歐洲,卻沒有能走上歐洲的強盛之路,其根何在?

最後到了晚清,國家破敗、民族頹廢,成為一個愚國愚民、任人宰割的東亞病夫,其情何堪?說到底,還是一個‘權’字,權歸於誰,歸於君、歸於臣,還是歸於民,本來自隋唐以後便逐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權力制衡體制,君權被相權所限,相權被強大的臣權所限,臣權又來自於龐大的士人階層,這種權力制衡體制在宋朝時被發揚光大,適應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以至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只可惜唐末武夫亂國留下的噩夢終宋一朝揮之不去,使宋空有繁榮而無硬骨,繁榮終成曇花一現。

而現在朱元璋一腳踢開了這種權力制衡原則,將天下大權攬於皇帝一身,偏偏這種極權制度被清帝發揚光大,將天下人都變成了一人的奴才,權為一人所用,國安能不敗?

李維正嘆了一口氣,他來大明已經兩年了,這兩年時間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時代,但他來自後世的諸多思想並沒有被泯滅,他一直夢想著用漢唐之骨,用宋之血肉,用後世民主之魂來重鑄一個嶄新的中華文明,他開始小心翼翼地試探,試探著蔚藍色的大海能否開啟大明這個鐵桶般的封閉社會,但僅僅就是這一點點試探便給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明天,他將面臨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考驗,他能否走過這一關?

就在李維正怔怔望著秋雨發呆之時,門悄悄地推開了,瑤姬端著一碗紅棗桂圓羹走了進來,她將碗放在李維正面前,溫柔地說道:“老爺,秋夜寒,喝碗熱羹補補身子吧!”

李維正笑了笑,攬著她的腰坐在自己腿上笑道:“日本的深秋也這樣下雨嗎?”

瑤姬輕輕點了點頭,眼中不由露出一絲惆悵之情,李維正看在眼中,便問道:“你思念自己的家鄉嗎?”

“有一點,我思念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知此生能不能再見到他們一面?”瑤姬的愁緒被秋雨感染了,她低聲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這是我父親小時候教我的唐詩,到今天我才理解了它的意境。”

李維正笑著拍了拍她白凈細膩的臉,安慰她道:“我答應你,我一定會帶你風風光光的回國,到時候,我還要你替我做翻譯呢!”

瑤姬將頭枕在他的肩上,象貓一樣依偎在他懷裏,靜靜地聆聽著雨打枯枝的沙沙聲,美目裏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

次日一早,幾十名宮廷侍衛騎著快馬旋風般地沖到李維正府門前,他們跳下馬便重重敲門。

“誰呀!”倩倩開了門,她驚訝地望著門外的一群宮廷侍衛,朱元璋的貼身侍衛長劉庸大聲道:“皇上有旨,著令威海衛指揮使李維正立刻進宮參加早朝。”

李維正快步走出府門,拱手問道:“請問劉大人,是讓我參加早朝還是下午的廷會?”

“李大人,你快跟我走吧!皇上臨時改變了議程,本來將下午廷議的高麗之事改到早朝進行,高麗使臣已經上殿了,因為涉及到你,皇上命你立刻上殿詢問。”

李維正吃了一驚,計劃中不是今天下午廷議高麗之事,然後明天早朝才正式接見高麗使臣嗎?怎麽改了,“劉大人,究竟出了什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