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錦衣千裏 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吹草動

新安縣城離海邊約一裏,城池不大,但修築得十分堅固,能抗住狂風暴雨的肆虐,而且是修築在一座高地上,易守難攻,也是為了便於附近的百姓躲避倭寇的襲擊。

一名錦衣衛校尉向城頭射上了一封信,過了一會兒,城門開了,跑出來一名四十余歲官員,他在李維正面前跪下,畢恭畢敬道:“卑職新安縣知縣王琳,參見千戶大人。”

李維正點點頭便道:“我們是來廣東公幹,路過貴縣,準備在此休整兩日,你切忌不可把消息傳出去。”

“是!卑職絕不敢亂傳。”說完,王知縣將錦衣衛們請進了縣中。

縣城內顯得很破舊,一眼望去都是平房,看不見一棟兩層的房子,密密麻麻,頗有點像後世的貧民窟,但大部分房子都從外面上了鎖,顯示人去屋空,其余有人住的房裏黑洞洞的,讓人感覺屋內有人正向外偷偷張望。

“王知縣,不知縣裏的百姓靠什麽過活?”李維正問得很漫不經心,但他的目光卻將這個知縣臉上的一絲一毫都收入眼中。

果然,王知縣的臉上露出一絲驚慌之色,立刻又消失了,他嘆口氣道:“本縣原有百姓數萬人,禁海令下,大部分被內遷到泗州,另一些逃亡海外,還有去廣州種田,現在只剩下不足八百戶,青壯幾乎都在南海衛從軍,剩下的一千余老弱在山邊種幾畝薄田為生,生活十分貧苦。”

李維正暗暗點了點頭,難怪這裏走私猖獗,原來南海衛就有他們的子弟,他笑著又問道:“那王大人在這裏做了幾年知縣?”

王知縣神情十分蕭索,低聲道:“我沒有什麽政績,升遷無望,別人也不願到這裏來,從洪武十三年我便在此做知縣,已經整整十年了,福州老家也快八年未回去了。”

李維正笑了笑,卻語帶雙關道:“王知縣在這裏也可保一方百姓,未必是壞事,對吧!”

王知縣一下子呆住了,他臉色大變,眼中驚慌之極,李維正卻哈哈一笑道:“王知縣放心,休整兩日我們便北上,僅僅路過此地而已,新安縣的事情我什麽都不知道。”

縣中空屋頗多,三百錦衣衛很容易便找到了宿處,王知縣又讓人送來草料和一點米,三百錦衣衛隨即住了下來,他們在新安縣內休整了兩天,才慢慢從近一個月的大海顛簸中恢復過來。

這天上午,三百錦衣衛休整完畢,帶一名向導離開了新安縣,向北而去,王知縣一直將他們送出十裏外,確認他們真的走了,才長長松了一口氣,返回了縣中。

……

新安縣也就是今天深圳一帶,在新安縣西南二十裏外有大鵬守禦千戶所,主要是防倭寇,從新安縣北上一路都是丘陵地帶,林木茂盛,野獸出沒,原本這一帶漁村眾多,但海禁後後漁民失去生活來源,被迫離開了家鄉。

海邊不遠隨處可見被廢棄的漁村,到處是漁船的殘骸,已經沒有了人的生息,眾錦衣衛在一名向導的指引下,沿著一條幾乎被野草覆蓋的官道疾行,一路翻山越嶺,過河涉水,第三天中午抵達了東莞縣。

這裏緊靠東江入海口,是廣東南海衛的駐地,南海衛負責拱衛整個廣州府地區的安全,也包括打擊零丁洋上的海盜和走私者,防禦倭寇,有駐軍五千余人,大小船只三百余艘,指揮使叫虞光清,也是一個跟隨朱元璋奪取江山的老兵,只是他極善尋找靠山,最早他的靠山是坐鎮廣東的永嘉侯朱亮祖,那時他還只是一個千戶,道同案後,朱亮祖父子被朱元璋抓進京中鞭死,虞光清失去了後台,但沒幾年,他在一次回鄉探親時,偶然得知一個同村人竟是秦王府的管家,他便花了大血本,通過他靠上了秦王這棵大樹。

五年前,秦王通過兵部的關系使他升為了南海衛指揮使,成為正三品高官,連廣東都指揮使都給他幾分面子,與他稱兄道弟,加之廣東地方偏僻,遠離朝廷,手握重兵的虞光清幾乎就成了獨霸一方的諸侯。

當然,秦王這棵大樹也不是那麽容易靠的,從三年前開始,秦王便秘密派人來廣州做海外貿易,尤其是和日本貿易,賺取超額利潤,而從去年起,秦王也發現了大明和日本之間的金價差失衡,便用黃金去日本兌銀,牟取暴利,然後又用騾馬隊走四川將白銀運回西安,已經成功賺取兩票,但今年的第三票卻似乎出了一點問題,從年初到現在海船始終未返,虞光清也是憂心忡忡,生怕在他的地界內出事被秦王責罰。

五天前,秦王的幕僚趙無忌從京中趕到廣東,帶來了秦王的手令,銀船將在一個月內抵達廣州府,命他小心接船,就在虞光清剛剛松一口氣時,廣東都指揮使張大人忽然派人來密報,錦衣衛從海裏已經抵達廣州,已經在半路上岸了,極可能會經過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