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翰林院(二)(第2/2頁)

其二,給朝廷編實錄、會典,也就是修史。但是,這東西本沒有什麽時間限定,你一年可以編完,十年編完也沒人會說什麽。據周楠所知,在真實歷史上,記載天啟八年的《朱熹宗實錄》從崇禎元年開始修,修到崇禎十年才拿出個看得過眼的文本。再說了,修史可是個露臉的活兒,內閣閣老們自己就包了,怎肯交給下面的小翰林。

其三,給內書堂宦官上課,周楠本就幹這個工作的。前一陣子是大比之年,內書堂也放了假,要等以後的的大暑天過去,八月底的時候才開學。

說起來,周楠這個編修當得還是挺閑的,本職工作就是喝茶看邸報,屁事沒有。

他突然感覺這日子好生無聊,翰林編修也沒什麽意思,還是得想個辦法進到皇帝才行。

好在我現在是翰林官,可以正大光明去西苑參加經筵做天子近臣。

可是,周楠琢磨了一下,卻面色大變。

掌翰林院事的是高拱,參加經筵的人選由他定,估計人家是不會給自己機會的。

而且,隨侍天子,給皇帝做秘書這事,按照制度,只能由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和侍講來幹,你一個編修還不夠資格。

這才是山不轉水轉,轉來轉去,自己卻轉到高拱手裏,這就麻煩了。

“我倒希望高拱是個胸懷開闊之人,不記我的仇。不過,可能嗎?”周楠笑起來:“儒家歷來信奉君子以直報怨,我老周這回不妙得很。”

這日下班,剛回家,就有一個下人來報,說是九夫人有事請大老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