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瑞雪豐年話宰輔(一)(第2/2頁)

其次,別說宛平縣丞,就算是正印知縣,也沒人想做。

明朝京城設了兩個縣,北面、西面歸大興縣管;南面、東南則歸宛平。

有句話是這麽說的: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做惡附郭省城。

大興、宛平兩縣附郭京城,簡直就是十世惡人,惡貫滿盈才遭此天譴。

京城中達官貴人實在太多,可說是扔一塊石頭出去就能打中一個皇親國戚。四品多如狗,七品不如狗。

大興還好一些,畢竟是經濟發達地區。宛平就慘了些,位於郊區,且都是軍事管理區,有大大小小十多個軍營。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豐台大營,軍人的數量比百姓還多,基本上是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軍地關系不好協調。

每次有官員接到去這兩縣上任的委任狀,都是如喪考比。

好在史文江也知道自己去宛平是個過渡,現在也算是有官身走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表示非常滿意。

他剛拿到官照,準備下月初一再去上任,今日依舊做周楠的師爺,算是站最後一班崗。

看到他滿面得意的表情,周楠心中突然感慨:想當年我做衙役的時候,知縣、縣城是何等高不可攀啊,為了一個從七品的雜流官可說將所有力氣的用上了。現在文江之因為我的一句話,就拿到了縣丞的官位。可見,上面有人是何等重要。

在上樓後,二人就聽到旁邊有人正大聲議論:“林兄,你猜這次朝廷會補哪兩位大人入閣為相?”

聽到這話,周楠和史文江停了一下,轉頭看去,卻見是一桌正喝得耳酣眼熱的讀書人。

京城除了官多,就是讀書人多,尤其是這一段時間。

現在是十一月中旬,會試在明年二月初九,距離現在只剩八十來日。早在秋初,就有各省的貢士們進京待考,有的人甚至在長期寓居京城,一住就是十年。

再加上等著秋闈的秀才們,三五千人總是有的。

那個被問到的林兄顯然是這一眾書生的首領,為人也有些見識,他板著手指道:“我朝自來就有非進士不得做官,非翰林不得為相的規矩。另外,入閣為相還得有一定品級,須得是部院大臣,至少也得是侍郎。”

又有書生道:“林兄這話人盡皆知,這不是廢話嗎?京城部院那麽多,上上下下幾十上百號人,鬼知道哪兩位大人能入閣。”

林兄吃他的埋汰,心中不喜,感覺受了冒犯。冷笑道:“這是其一,第二,對與入閣之人在資質上也有要求。宰輔者,需精通政務,從中央都地方的事情都得門清。因此,必須有在地方任職的經歷,必須有督撫一方的履歷。如此,有入閣資格的人也不太多,掐指一算就能算出來。”

聽他這麽說,眾人紛紛點頭,道:“林兄說得是。”

見大家首肯,林兄更是得意,道:“你們都說張太嶽張居正可以入閣,那是胡說。張白龜連個侍郎都不是,就算要擢拔,也得去做個侍郎過度一下,或者先去巡撫一方。算起來,這次能夠入閣的不外是郭樸、黃光升、陳以勤、嚴訥、唐順之五人,甚至趙貞吉都有可能。”

聽這位林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其中有提到自己個人命運巨大轉折中所遇到的貴人唐順之,周楠眼皮子一跳。

他和史文江相視一笑,便在小二的帶領上進了雅間。

一進閣中,關上房門,外面的喧囂瞬間就聽不見了。

客人還沒有到,也不忙布菜。

小兒就給周楠和史文江一人沖了一杯香片,又點了線香。

檀香氤氳而起,旁邊花架子上一盆水仙正在怒放。

史文江見旁邊再無他人,端起茶喝了一口,嘆道:“這天兒真幹燥啊,渴死我了。哈哈,想不到嚴大宗伯也有入閣的的可能,今日咱們要和他的幕僚見面,這不是巧了嗎?”

是的,周楠他們今天就是要和禮部尚書嚴訥的手下見面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