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星星之火(一)(第2/2頁)

那太監臉羞的通紅,忙坐下去:“自然是不會去的,想去也去不了。”

另外一個太監調侃:“那麽說來你還是想去的?”

“哈哈。”眾內侍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甚至還拍起了桌子。

一時間,內書堂熱鬧非常。

做為裏面年紀最大的學生,陳矩忙站起來維持秩序,好不容易才讓大家安靜下來。

道:“恩師品德海內知名,自然不會在課堂說這等誨淫誨盜之事,必然有深意。”

“確實是。”周楠贊許地點了點頭:“萬化說得是,為師既然教授管子,卻是有一個思路想和大家探討。按說,管子能夠讓齊國這樣一個曾經的若國成為春秋一霸王。必然也是有德行有絕世才幹之人。可如此一個有德之人,怎麽會冒天下之大不謂開青樓謀利,難道他就不怕在史料上流下惡名,為世人所不齒嗎?”

一個太監道:“恩師,春秋之時,儒家還不是顯學,各家各門有自己的學說,思想混亂。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也沒有一個定論。因此,才有後來的大成至聖、亞聖的教化一說。”

春秋戰國男女之事可混亂得緊,孔子的身世都還有爭議,不然為什麽取名為丘。

周楠點頭:“說得好,道德是什麽,說倒底就是做人的符合公序良俗的行為準則,就算違背了,最多為世人所不容,受到輿論的譴責,你也不能將人家怎麽樣?道德不能代替法律。而道德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會隨著時代和生產力水平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才有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或者移風易俗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