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教書其實很簡單(第3/3頁)

蘇仁不服:“教習,黃金怎麽就不算錢了,商賈行商,白銀和銅錢攜帶不便。遇到大宗交易的時候,通常會換成黃金。”

周楠:“金銀兌換比是多少?”

蘇仁:“一比十。”

“是嗎,真的是一成不變嗎?”

蘇仁想了想,道:“以往我朝白銀送去扶桑換黃金,都是十比一。最近幾年,因為東南戰事順利,海路通暢,黃金大量輸入我大明朝,略有下降,大約是九成六比一模樣。”

周楠哈哈一笑:“說得好,黃金是可以當錢使的。在大家看來,多少錢就是多少錢,可金銀都是錢,怎麽價值在兌換的時候會發生變化?那麽,什麽才是錢,錢又值多少錢?”

這已經是我是誰,我在什麽地方,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的哲學問題了。

蘇仁糊塗了,呆呆地站在那裏。

周楠:“蘇仁同學你坐下,今天為師要講的課就是,什麽是錢,錢的實質。”

他示意讓蘇仁坐下,又點了個叫王福的太監的名:“王福同學,我問你。假設有一天,你出門買東西,身上又沒有帶錢,但你卻帶有一尺棉布,你可以用這匹布買到東西嗎?”

王福:“回教習的話,可以去當鋪先當成錢。”

周楠:“如果沒當鋪呢?”

王福:“一尺布按照市價,可做錢一百,自然可以是直接使用的。在唐朝時,國家的賦稅實行的是租庸調制,綢緞麻布也是必征的,直接可以當錢使用。”

“說得好。”周楠點頭贊道:“王福你讀書頗細,不錯,不錯。可有一點,布匹的價格是隨著行情變化的。但你們發現沒有,布匹的價格的漲跌幅度和米價、肉價、菜價相同。米油肉漲一成,布也跟著漲一成,知道這是為什麽嗎?那麽,冥冥王中是不是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來判定世上所有事物的價值,包括金銀孔方這種所謂的錢在內,以此物標定了所有一切的價格?”

眾太監仔細一想,都抽了一口冷氣。確實,還真是周楠所說的那樣,時常上的物價漲跌幅度都是一樣,除了特殊情況,比如天災人禍,都有一定的規律。

王福也是滿面的迷惘:“還請教老師。”

周楠:“這個標注一切事物價值的東西就是勞動力,以及勞動力所產生的剩余價值。”

教書,其實是很簡單。

只需將後世的常識搬到古代來,那都是開天辟地的大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