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一個女政治家的成長(第2/2頁)

真胸懷坦蕩的君子啊!李妃心中贊了一聲:她是個成年人,也知道自己生得美貌。王府中的男人見了她,都一副迷醉模樣。別人目光中別樣的意味,她還是分辨得出來的。

李妃:“周大人深夜來此所為何事?”

周楠道:“臣得了皇帝口喻,是為殿下府上女官暴斃一事。殿下,這位女官畢竟是在籍官員,名字可是登錄在宮籍之中,若不妥善安排,安撫好死者家屬,恐有損你的清譽。”

原來是為嘉善打死女官一事,李妃心道,這個嘉善也太不象話了,畢竟是一條人命。可氣的是,周楠竟然找到這裏來:“周大人,看來你是領了聖上口喻來訓誡我了?你道錄司好象還管不到宗室吧?”

“下官位卑言輕,如何敢訓誡殿下,也就是當個信使和說客罷了。”周楠:“前天夜裏殿下幫下官帶信,周楠感激不已。說起來,下官也受了殿下的恩情,還請再給點薄面。”

“好,信使的事情你幹完了。現在就做說客吧,你說,我為什麽要安撫那個不識體統的女官家屬,人不死已經死了,現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嗎?”

聽她口氣松動,不像是個不講理的人,周楠大喜:“來得及,來得及。死者家屬若鬧起來,殿下最多受一頓責罰,罰一年俸祿。錢對殿下不算是個事,可體面何存?天家廣有四海,對顏面看得極緊,到時候,只怕陛下也心中不悅。”

“安撫死者家屬這事也不難,大不了多賠點銀子,賠一筆叫他們無法拒絕的款子。也不需要太多,百余兩就可以了。雖說王子犯法於庶民同罪,可不也有一句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嗎,難不成還能將殿下下到監獄裏?”

嘉靖年白銀購買力很強,一百兩銀子相當於後世十萬快錢,足夠普通人吃用一生。要知道,明朝普通人家一年下來也才積攢下三四兩白銀。

“而且,民間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更混帳的話兒則是,女孩兒是賠錢貨,反正遲早都是別人家的,還不趁這個機會多撈點錢。”

聽周楠這麽說,李妃莫名其妙地想起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在他們心目中,自己何嘗不是用來撈取高官厚爵的階梯,卻不知道親情在他們心目中又有多大的分量?

想著想著,李妃幽幽一嘆:“女兒家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來受罪的,世界對我是非常不公平的。罷,既然周但人這麽說了,我就下去好生安撫死者,將此事妥善了結。”

她打定主意在回王府前先到嘉善公主那裏走上一趟,幫周楠當這個說客。至於說辭嘛,直接照搬周大人的原話就是了。

以她和嘉善的感情,公主自然是肯的。

周楠本以為今天這個差事會費許多口水,也想好了幾套說辭,卻不想如此輕易就解決了。

忙一拱手:“公主殿下通情達理,陛下想必會很欣慰的,下官這就告辭了。”

大夜裏,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叫人知道,那就是黃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

怕就怕公主殿下見我生得英俊,要留我侍寢,那就是大大地不好了。

雖說俺老周也有這個需要,可也得考慮政治影響。別到時候叫人知道了,輿論一起,我不變成張昌宗、張易之了,這個駙馬想不做都不行了。

再說了,公主又有不為人道的取向,以後和她在一起,我心理上這一關首先就過不了。

李妃沒想到周楠說走就走,心中更是稱贊:果然是個正人君子,也懂得避嫌。先前我猜周子木是過來撩撥於我,原來是以己之心度君子之腹。

“周大人走好,我就不送了。”

周楠:“對了,殿下若是見著你王兄,就說,賣度牒為福建籌款的事情臣已經在陛下那裏提過。看萬歲的心意,是允了。事不宜遲,明日還請王府盡快去稟告天子。”

李妃面上露出驚喜:“周大人真是雷厲風行啊!”

送走周楠之後,李妃立即上了轎子,先去了嘉善公主府,勸了半天,總算讓她答應賠錢。

也算是還了周楠一個人情。

等她和兒子回到王府,裕王照例不在自己屋中,問貼身的宮女王爺呢?

回答說,王爺在書房讀書,說是今晚就住在那裏。他下午申時吃過飯就過去了,還招了一個宮女進去侍侯,許了她一個名分。

連個宮女都不放過,還許下名分,這也太不體面了。

李妃原本以為自己會非常憤怒,可說來也怪,此刻她心中卻平靜無波。心中卻落到賣度牒那二十萬兩入項上。

她暗自得意,甚至對王爺所受用過的女子產生了強烈的鄙夷。

以色事人,等而下之。

這些井蛙又如何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又是多麽的令人迷醉。

她又問:“張居正先生在府中嗎,請他去花廳說話,王爺有事交代。”